美文网首页
读《伏牛传》(三)

读《伏牛传》(三)

作者: 长鹏大社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9:56 被阅读0次

很久没更新了,最近公司上了一款新产品,类全息的简易展示装置,为了找到合适的市场,鞍前马后的跑了整整一周,这过程中接触了许多端口的生产商和实体店老板,越来越觉得他们所面临的环境与伏牛传中所描述的类似,虽然时代是前进了,但市场基本规则还是没变,生产工具的升级才会带来市场的变化,当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时,全产业链的分工边界并不明显,也因为如此生产效率才过于低下,到近代生产流水线的发明,带来了生产形式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详细分工出现在了不同行业中,但真正带来变革的还是信息化革命,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时代甚至将不同需求的人群也进行分门别类,针对需求生产成了在这个生产力过剩时代商业成功的模式,正因为物质丰富了,我们所有的选择也多了,过剩的生产力才得到了另一次解放,定制概念大概是现在很多针对B端和C端市场在尝试的模式基础。

言归正传,今天我继续读《伏牛传》接下来的章节,上一篇写到互联网被作者定义为重新分配过剩生产力的工具,通过互联网我们创造了许多堪称奇迹的商业模式,作者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解读就是对产业供应链单一环节的专注、集中与缩短,通过集中最大优势将单一环节价值做到极致,不得不说与大多数强调极致理念的创业者类同,因为将单一环节做到了极致,实际就是减轻了自己企业的负担,不需要担负从生产到销售整条供应链,对企业面对行业寒冬与同行竞争压力有了更强的抗受能力,即“轻装上阵”。

在"轻装上阵“之后是”落地生根“,作者认为互联网思维创业除了需要让企业负担更小的实体外,还应当紧紧抓住核心消费群体,在消费者中落地生根,与消费者加强联系,将在商业竞争中取得核心优势,于是作者开始以伏牛堂为基础开始实践自己的理念,拜托传统的“喜欢吃米粉的人才吃米粉“的思维定势,重新定义伏牛堂消费人群——喜欢吃米粉的人和认同伏牛堂内在品牌价值的人,并对自己的消费人群男女比例进行调研,掌握更多人群特征,针对人群特征与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每日输出文章与品牌理念,不仅仅是广告,而针对人群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读到这我第一时间想起的《新4C营销》中关于社群营销的理念阐述,社群是一个品牌能否成型的根本,苹果有果粉,小米有米粉,甚至郭德纲这样的个人品牌都有钢丝,这一系列的现象被笼统归纳为粉丝经济,而实际上这就是社群经济,它可能是对于某个品牌认同而产生了针对某品牌的需求,所谓爱屋及乌,品牌也因此不局限于单一领域或产品的生产,如苹果生产手机,同时也出电脑,如果有一天它出香水了,相信果粉们同样会去买来试试,消费真正需求的正式社群认同感——也就是所谓的品牌价值,往大的说,就像基督教徒去教堂,穆斯林去清真寺是一样的动机,粉丝加入品牌社群就是想找到归宿感和认同感,这是人类的本性,互联网时代,人类的本性被无限放大,消失的物理边界让人们更加容易找到自己的归宿地,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亚文化在90年代与千禧年最初十年蓬勃发展,社群的认同也就成了每个人生存必须的需求,于是这个年代品牌就像漫天繁星般出现,而真正运作好一个品牌又能带来怎样的好处?

伏牛堂在运营的过程给出了答案,本来是作为工装与企业文化展示的T恤被慕名前来的粉丝大量购买,在原初产品米粉的基础上又做出了服装的销量,而伏牛堂微信号也在作者用心经营下自带了媒体属性,这一刻伏牛堂已经不再是卖米粉的连锁餐饮,而是一个亚文化符号,象征伏牛堂所宣传的”霸蛮“文化,拥有自己文化社群,于是就有了更多销售的机会,而这些销售机会实际上是企业切人不同市场的入口,就像谷歌,他是做搜索引擎的,但它宣称自己是一家多元科技公司,为什么这样?实际上谷歌一年的营业额只有百亿美元规模,但它以多元科技公司定位的市场却是达到了万亿规模的庞大覆盖面,谷歌要做的恰恰是如何用它的100亿敲下万亿市场的一小块,在产能过剩的今天,不得不说是许多企业发展要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进入一个行业没有足够的灵活性,必然会在行业洗牌与转型时大几率殉葬,而面对庞大市场,企业要做的就是寻找到正确的、当下合适的资金流入口,通过良马对劣马,劣马追良马的配对方式将市场盘活,从而大概率幸存,并也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读《伏牛传》(三)

    很久没更新了,最近公司上了一款新产品,类全息的简易展示装置,为了找到合适的市场,鞍前马后的跑了整整一周,这过程中接...

  • 读《伏牛传》(一)

    一友人曾说过,学习就是模仿,幼儿模仿成人走路是为学走路,学生模仿老师书法是为学书法,公司模仿公司做买卖是为学销售,...

  • 读《伏牛传》(二)

    上一篇讲到作者将互联网定位为市场信息透明化和资源使用率最大化的工具,它本身不产生任何新的生产资源,只是将现有的闲置...

  • 《伏牛传》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96535/ 读书时间:16.07...

  • 伏牛传-1

    伏牛传这本书,应该不叫一本书,因为它只是一本课程笔记,而撰写这个笔记的人,便是北大的高材生,李天一。知道伏牛堂品牌...

  • 结束《伏牛传》

    2016.10.28 看完这本书,我在本子上写了七点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和感受,翻看自己读书笔记的时候又补充了四点,再...

  • 《伏牛传》后记

    今天听完葛叔拆解的《伏牛传》后,“人格化”这个词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做为个人品牌创始者,你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 『读书清单』伏牛传

    001 互联网思维用于更好卖货 讨论一个问题,产品主义还是用户主义。 互联网模式的本质是产能过剩,性能滞胀。 00...

  • 书评《伏牛传》—看伏牛堂玩转互联网

    一个从北大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年轻人,用10万元和三个同学创立了伏牛堂这个品牌。如今伏牛堂成为互联网圈、创业圈、餐饮圈...

  • 《伏牛堂》读后感

    《伏牛堂》读后感 写在前面 2016年8月20日,在花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后,完整地读完《伏牛传》,并用软件完成了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伏牛传》(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of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