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 坡陡雨大+沿海听涛声
作者:
司二胜 | 来源:发表于
2017-08-06 02:05 被阅读22次
- 昨晚因为警局的事情,折腾到很晚。最后被安排进房间已经是晚上将近10点。收拾东西,写日志,洗漱完已经是凌晨12点。一天骑车的疲惫加上突发事件,很累。今天早上一下睡到9点多,另外复习下报读的在线课程,然后掉头又睡了个把小时。
- 退房后,收拾个人随身行李背包和帐篷。这一步也是最关键的,昨天半路上绑绳松动,不得不下车重新捆扎。这也是自己第一次带许多随行物品,更应分外留心。当时外面还下着小雨,印度的雨季,尤其是沿海,雨说来就来。一天下来,除了出发那天天气不错,这几天基本上一路老天都阴着脸,动不动“哭”给你看…
- 查了地图,从这个地点出发到下个目的地Varkala,最近的就是旅店前面的NH47。虽然说好了这次骑行尽量避开大路,尽量走靠海道路。因为一个是安全,还可以看风景; 再一个,没有坡,基本是路况平缓。不过,出发地点距离海滨小路太远,作罢。
- 这一天走下来,很辛苦。一个,不知道为什么今天雨特别多,半路上下了好几场大雨,不得不停下来等雨歇了。可是大雨歇了,小雨还是不停,如果一直等下去,今天走不了几步路,只好穿上雨衣,继续骑。雨衣因为不透气,穿上不多久,感觉上身尤其是两只胳膊差不多感觉放在冷水里一样,湿呼呼的。等到中途雨停,换掉雨衣,只见水滴从袖筒里流出来。 一个是坡。前半程还好,国道上的坡度和缓,骑起来不会太累,后来等到距离目的地10来公里的地方,明显坡多且陡,骑起来很费力。晚上在入住的 芒果之家(Mango House)旅店,和工作人员聊天,问到去本邦首府路线哪个适合骑行,他建议走靠海最近的路。好吧,听他的。
- 到今天为止,感觉这段旅途中记忆最深的的风景还是沿海公路。因为远离国道,车辆通行不多。现在雨季,看着几十米外,风助海浪,撞击海岸,隆隆的声音,泛起白色的水花,很是好看。
- 扯一下我眼中的印度人。至少我在印度南部克拉拉邦工作生活将近2年,对于的大略的情况,还是有一些心得体会。 最想说,在印度,其实更有安全感,在国内常有的防范和安全意识,在初来印度的前面半年,慢慢被消解,当然最基本的自我保护不至于忘记。看一地治安如何,我自己的一个最直观的方式,看他普通民众庭院的围墙高度和布置就够了。 这里见过的围墙通常高度1.5米上下,这个国内不多见;之外很少墙上布置碎玻璃碴子或钉子之类的东西。 之外,这里基本上家家都种花养草,通常爱美,亲近自然的地方,风气不会太差。然后谈到印度人懒惰。和一些印度朋友聊过,他也亲口告诉我,印度人真的懒惰。接触的印度人,在办事效率,守信方面让人很难放心,工作当中也通常效率不高,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觉得懒惰这个词不大恰当,因为我们习惯拿中国人那种只要工作赚钱,生活质量其次的方式对比。普通印度社会中,价值多元。有钱很重要,不过也有很多其它方面,如宗教,独立的生活。之外,这边缺少足够的工作机会,或者是稍现代化的工业,这里整个的经济还是处于相对原始,欠发达的状态。经济基础很重要。这些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 晚上7点多一些,到了预订的旅店。淡季,这里冷冷清清,房价也便宜,不过房间空间大,布置也不错。这会儿只有一个男的工作人员,聊了下,得知10月份才是旺季,到时住客会多起来,房价每晚也会涨到现在的5倍。即便这样,这里10间客房,已经有5间已经被人预订。其中, 这里每年都会有个叫james的美国(还是英国?)人过来,一住就是3-5个月,而且是选定的一间房,如此已经连续订了4年。小伙叫 Joe, 29岁,按照当地习俗,也是晚婚的年纪了,不过我安慰他,俺已经33,就是因为家里逼婚,所以才跑到印度,跑到Mango House这里来了。不过据他说,在这里工作见识各色人,各种“新奇”的生活方式,于是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不同于其它印度同龄人的打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果然这样。
- 好吧,就在这边住几天吧。难得一个时间空档,暂时不用去想别的,只和自己相处几天。搁在心里的事儿,可能会想得明白些。当然,落下的课程,看看能不到跟得上…就这样,晚安。
- 哦,今天一路过来裤子全是泥水,其它几件积攒的衣服,别忘记,明天也一起洗了。
-

天快黑了,填饱肚子先。

2013年,因强风吹,后搁浅至此。现在成了一个景点...

海浪对公路说,你别走远.

搁浅的挖泥船,一搁就是4年...

出发了,雨还没停...
本文标题:Day 4: 坡陡雨大+沿海听涛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cglx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