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Carrie流浪世界
前段时间读《跃迁》古典老师说我们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二三四手信息,比如公众号、听书之类的,这是我们认知效率低效的原因。所以,古典老师提出尽量找到知识的源头,但是我觉得有些知识源头会增加我们的阅读难度,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知识源头有利于快速构建自己知识体系。
我不确定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小琳老师就给我举一个他家孩儿的小故事,孩儿想吃猪肉了,对猪肉好奇,于是她就从怎么红烧开始讲给他听,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孩童是没必要从养猪一步步来,他也理解不了,一口气也接收不了太多的信息,要慢慢来,以后可以继续告诉他如何养猪。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自己想法也渐渐清晰了,也知道找到知识源头对于人群的适用边界。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近年来,讲故事重新流行起来,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这是我们社会的重大文化转变的体现。很多自媒体文,很多大咖甚至很多作者都是超级会讲故事,比如大冰、韩大爷等等等…源于无外乎于故事,你能够触动我、看着我、感受我。由此,要找到好的故事,就要遍寻真实和关键事件——发掘生活的真义。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比如干巴巴的文案,更容易植入人心,让人快速接受。
回归写作的初衷,应用故事思维写出一个发掘生活的好故事,是影响他人、解决问题的一门技能。

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思维故事》感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