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微信好友里的闲杂人员数目不断增多,我发朋友圈的热情则不断下跌,直至跌到简书来了,再不想在朋友圈发任何心情或分享任何音乐、文章。
心疲所至。
微信里近五百人,常来往的不过四、五人。朋友圈发的诸多心情碎语原只想给三两闺密看,希翼得到认同,彼此了解,增进友谊。如此而已。
但每次发朋友圈,点击分组人员时,都会莫名的带给我一份难言的压力,像是给自己套上一个小小的枷锁,无形间心性被催缴,完完全全地交付给了朋友圈,而又不能自由地去表达。

我的朋友圈里有三大分组:家人组,同事组,闺密组。
不想让家人过多了解我的心迹。是的,我们再熟悉不过,但却从未彼此深度了解过。当我发一些触及心弦的感言时,第一想到屏蔽的人就是家人组,可当拍下有关儿子的小视频,想到的却是希望她们能够第一时间看见。
这样百啭的心绪,使我不安宁,料想意义又何在?
同事组,我几乎向他们屏蔽了所有朋友圈的动态。他们在我的定义里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不愿意他们仅从某一角度来评判我的生活,更不愿意她们过多的了解我。毕竟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何必要自造一副有色眼镜,送给身边无关的他人呢?
偶尔发的一条朋友圈,不对同事分组,都会使我心绪不得平静,呃,百般不愿意后总会回过头来将其删去,心才敞亮了去。
不在乎任何人的想法,同不能够左右任何人的想法是两码事,这是每一个人独立于世该有的姿态。
待己需唯心,待人事可唯物。
对待闺密,我的朋友圈于她们而言是一路畅通,绿灯直行。
她们通过朋友圈来参与我的一小部分生活,这使我和她们在无形间架起了一座小小的桥梁,心意相通。

可今日,在此时,心生厌倦,再不想发什么朋友圈。
再不想在朋友圈出售一丁点关己的情、事。
朋友圈里无关他人发的信息,无形间夺走了我大量的时间。
这不是自律的问题。因工作的需要,总不能够卸掉微信。正如手残党,总不能将手剁掉。
发朋友圈耗费的精力让人心神疲惫,再不会回头看的文字,岁月沉淀下来,只能当作废话。
拿时间发的朋友圈,如拿生命在发朋友圈;拿时间来关注无关他人的朋友圈,也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去关注无关他人的朋友圈。
过眼云烟,消耗心神,自我得不到半点的成长。
一天之中,拿看朋友圈+发朋友圈的时间来读书,不是一件更值得欢欣的事吗?两两选择,我选读书。
此去经年,少发朋友圈,关闭无关他人的朋友圈。
小世界清净,才得大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