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抗争

作者: 追夕阳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09:55 被阅读54次

读《许三观卖血记》

书籍封面

这是一个生存的故事,记得上一次看到余华如此震撼的小说是在两年前,那时的我才大二,而今天刚读完《许三观卖血记》就已经毕业了。

生活的艰辛我是无法领悟透彻的,因为我们这样一个时代物质丰富,不再像成长时期的祖国那样为了温饱而焦虑。

为生存而斗争的故事是不会停止的,不管是那个时代还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主人公许三观在朋友的怂恿下第一次卖血获得三十五元,这在五十年代可以说是一笔横财,靠着这样一笔巨款,许三观成家立业。

这个故事是普通的,却是贫苦百姓家的一个缩影。卖血获得的钱看似简单,但是在当时那种环境下,卖血就是卖掉自己的力气,甚至是对祖先血脉的亵渎。

卖血只是一种极端的方式罢了,本文的主要线索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卖血,而这其中的内在联系就是在那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为了克服生活的困难罢了。

许三观的儿子一乐打人之后,他卖血赔偿医药费;为了二乐能够尽快的返回到城市中,他用卖血换来的钱请的生产队长吃饭;一乐生病得了肝炎,许三观在沿途的过程中一路卖血筹集医药费。

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生活的重负早已将这样的一位老父亲榨干,血液是人身体最为宝贵的东西,虽然能够再生,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一个平凡之人,甚至是一个贫苦之人被逼上绝境才采取的极端措施。

许三观同样是一个中国式的丈夫,一个中国式的父亲。作为丈夫刚开始是无法忍受自己女人的第一次被别人夺走;作为父亲,无法忍受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竟然不是自己亲生的。

故事的前半部分,我对许三观的印象是,这一个小肚鸡肠的男人,无法容忍妻子和儿子的过去,甚至因此而出轨。然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无论是作为丈夫还是父亲都开始变得成熟起来。

在家庭批斗会中,他原谅了妻子的过去,并且相互偏袒承认错误;一乐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饥荒中许三观卖血让家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面,许三观因为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不给他买面吃,然而最后还是妥协了。到结尾的时候,许三观甚至不顾性命一路卖血跑去上海救一乐。

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这不仅仅是新中国的成长期,同样也是一个男人的成长史。从丈夫到父亲,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儿女付出一切,不惜一切代价。

卖血只是一种克服困难,一种付出的形式而已。这一切的关系是生活之于男人,男人之于家庭的关系。

想到此,如今我们已然走上了社会,要扛起生活的重担,家庭的重担,作为一个,一个男人,注定是艰辛的,沉重的。生活给予的重负,我们将以何种方式承担,也不不会采取像卖血一样极端的措施以度过艰难,我们无从而知。

生而为人,实在不易,无论会有怎样的境遇,抗争到底!

相关文章

  • 血的抗争

    读《许三观卖血记》 这是一个生存的故事,记得上一次看到余华如此震撼的小说是在两年前,那时的我才大二,而今天刚读完《...

  • 《血疫》人类傲慢的恶果

    因为近期武汉爆发的新冠状病毒,看了一些关于人类与病毒抗争的书,如《鼠疫》,《血疫》等。其中《血疫》带给我的震撼极大...

  • 你有理由不去热爱生活吗?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生活为了家人多次卖血度过难关与生活抗争的故事,看完之后脑袋里出现一句话“无论生活...

  • 抗争

    文/王世堂 生命与疾病抗争, 梦想与奋斗抗争。 和平与战争抗争, 成功与失败抗争。 顽强与畏惧抗争, 真理与谬论抗...

  • 抗争

    文/王世堂 生命与疾病抗争, 梦想与奋斗抗争。 和平与战争抗争, 成功与失败抗争。 顽强与畏惧抗争, 真理与谬论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人类与病毒的抗争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亲自采访后创作的纪实小说。作者讲述的,不仅是一个关于病毒的故事,也...

  • 中国人的韧性精神—抗争!抗争!抗争!

    哈佛教授说过: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一场讲座...

  • 【短诗】不死鸟

    漫无止境的痛苦快要将我杀死 我试图抗争 得到的却仍是死神的降临 遍体鳞伤,血如泉涌 满眼尽是猩红 弥留之时,我轻轻...

  • 加精!与血糖的抗争史!有血!有泪!(内附抗糖经验)

    l加精!与血糖的抗争史!有血!有泪!(内附抗糖经验) ——接上文 在产科医生的要求下立刻挂了内分泌科的号,医生详细...

  • 抗争,活着;活着,抗争

    (一)抗争,活着 人不是生下来就具有战斗力的,与此同时,人又不甘心小河流水般平淡地燃烧自己的生命。 生下来只有几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的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oh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