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留痕(4月第3周随笔)

人生留痕(4月第3周随笔)

作者: I李会娟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08:52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深深地被于永正老师那朴素的语言和道理吸引了!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写道:

“写让我读书有了动力,看看人家是怎样看待教育、教学的?人家是怎样做的?人家是怎样研究学生的?人家又是怎样写的?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

感谢读、写的习惯,它充实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业,并且让我的人生留痕。过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下来,就会成为永久,哪怕把它放在抽屉里。不写出来,终究只是一种记忆,而且记忆不会长久,记忆一旦消失了,过去,就不复存在了。”

这些简简单单的语言和道理,让我有了强烈的共鸣。

记得自己接第一节学生,从一年级一直送到四年级,五年级时交给了张楷雯老师,开学前,张老师找我要一些班级的基本情况表,比如:花名册、学生基本情况表、学生报刊杂志征订的记录等等,我除了把最后一项找出来之外,其余的竟一项也没有!当时,我十分窘迫:自己带着一届学生整整4年,居然只有这么一个痕迹!坐下来翻看自己的手机,孩子们的照片断断续续,也稀稀拉拉,不能把4年的时光连接起来。再仔细想一想,也没有一两篇关于孩子们的文章!遗憾并疑惑:自己这4年究竟是如何走过的,竟然好似没有发生一样。

两年前我接住了现在这个班,每每有开心处、伤心处、思考处、疑惑处、收获处……都拿出手机拍下来,存到QQ相册,然后写下来当时的情况与重要记录之处。

无论在语文教学的反思,还是在班级学生管理中;无论是活动前的策划还是活动的开展亦或是活动结束时,都用相机和文字记录下来,基本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久而久之,我也有了一个自己的资源库。闲来无事时,读读是一种回忆;思考问题时,给自己启发;问题解决后,又成了自己成长印记。

读书写一写,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学习别人的思考的方式和研究的角度,带动自己也去思考,即便实在无自己的见解,摘抄大家的文字,也是一种积累;活动写一写,活动前便有自己清晰的思路,等到正式开始时,胸有成竹,不慌乱,活动后写一写,这是“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就会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就会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我十分感谢读与写,这两年是我踏踏实实读写最多的一段时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时候,他着实是充实了我的人生,让我变得成熟稳重,还让我在工作上有了不小的进步。

继续研读这本书,继续坚持读与写!

相关文章

  • 人生留痕(4月第3周随笔)

    最近在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深深地被于永正老师那朴素的语言和道理吸引了!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写道: “写让我读...

  • 人生留痕

    文字/丹老师 读苏霍姆林斯基好多遍了,似乎只是读到了一些皮毛,随着阅历的丰富,心智的成熟,再读,貌似碰触到了一些真...

  • 人生留痕

    晚上收拾完毕,打开前段时间买的书,坐下来用心品一品,最近几天烦躁的心情竟然平复很多。是的,读书,真的能静心...

  • 有感《溪畔斋.岁月留痕》

    岁月留痕,留痕岁月,如何为自己人生画个满意的句号?“岁月留痕”就是耄耋之年王崇溥老人真实人生写照。大千...

  • 随笔之留痕

    朋友说,你看这么多书,为什么不写呢?是的,为什么不写呢? 我想,首先应是源于心底对文字的敬畏之情,还记得读《狂人日...

  • 人生留痕20201111

    今天是双十一,人造的狂欢。 过几十年后,如果这个节日消失了,我们还会记得曾经疯狂shopping过吗? 看季羡林的...

  • 【第869篇】给人生留痕

    突然间想到这个题目,给人生留痕,留痕就是留下痕迹,是不是很好奇呢,给人生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样给人生留下痕迹呢? ...

  • 2018-03-21

    随笔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华无痕却易逝,一...

  • 人生留痕 循迹前行

    人生留痕 循迹前行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几乎是每个老师的夙愿...

  • 工作留痕,会议人生

    有人通过科学、详实统计和总结,发现现在的领导干部一个重要的、极其特殊的规律:要么在开会中,要么正在去往开会的路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留痕(4月第3周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qp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