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脸书主页,应该和你在真实生活中表达和描绘自己的样子不太一样吧。你和你祖母在一起时的样子和你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样子应该不太一样吧。
你的身份包括了工作时的“你”和在家时的“你”,和家人在一起时的“你”和独处时的“你”,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你”,你依靠这些不同的身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穿梭。
但是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呢?
或许你会觉得其中的某一个“你”比起其它的更为真实,但其实你在做的只是不断重复着你头脑中对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完全是自己基于那些差强人意的记忆编造出来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揭开一个我们中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事实:
“核心自我”的概念,即一个不变的自我,只不过是一种错觉。
新的研究开始发现大脑构建自我意识的方式,以及致幻剂是如何暂时改变大脑,使自我意识分崩离析。种种结论都证明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多么瞬息万变、虚无缥缈。这些由最顶尖的科学家设计,发布在前沿科学杂志上的精心设计的实验,事实上和僧人们讲了几千年的东方哲学思想非常契合,但那些僧人们领悟这些只需在山洞里静坐几年。
在西方,我们执着于思考我们究竟是谁,但却很少停下来想想以此为出发点是否有意义。或许“寻找自我”这个概念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同样多的阻碍。或许它在解放我们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
当然,知道你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仍然是有用的。但是你在追逐梦想和目标的时候,大可不必去依赖一个你为自己所下的定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