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真的把自己逼得挺狠的!每天朝九晚六的工作和下班要回家带两个孩子之余,给自己定下了如下的任务:
每周三次75分钟的瑜珈课
每周跑步15km
工作日每天跳1000个跳绳
一周看一本书
3月份开始每天写至少500字的可以看的文章
工作上也给自己加了活,这个就不是我自愿的了。。。同事要生孩子,工作由我接手。。。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工资还是一个人的。。。而且,我还计划尝试之前从来没敢碰的一个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个考验,正在努力中!
这些任务,都是我在之前每天的日常生活上,强加的!就是说,我之前的生活,就是现在的生活减去以上的任务。可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每天也觉得很忙,很累。现在加上了这一大堆的事情,也还是那样,并不比之前忙碌。反而,我觉得,现在的状态要更好一些,精神头也更足了,睡得也更香了。
我是怎么具体实施的呢?
利用上班时间的休息小间隔,利用中午下班时间,有想法随手记下来。
因为瑜珈课和跑步是需要整块时间的,所以,我把这两项安排在以前用来逛街或是看电影的中午下班时间。瑜珈课是首先保证的,然后安排跑步,基本上,工作日中午至少能跑一次,至少5公里,然后呢,要是哪天早上有时间,抓紧跑30分钟,至少3公里就跑出来了,周末下午,孩子们和their daddy睡午觉,我出去跑,反正,一周15km肯定能跑出来。
上班时间在走廊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跳个绳是可以的,1000个跳下来,再拉伸一下,最多20分钟的事情,领导不会说的。我这个月工作日每天都跳,有时候工作忙忘记了,还有同事提醒说哎,你今天怎么不跳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当你全力去做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帮你?
每天写字最发愁的,是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后来,我想到一个主题,就随手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然后,想到什么要点,就写下来,有时间了,再不断完善。这样做的好处,我想到了三点,首先,能帮助你记录下来可写的东西,尽管内容还不完善、思路还不清晰,但是,至少是个从0到1的过程,有了题目了,就像小时候写的命题作文一样,老师可不管你会写不会写,给了题目,你就得写出来交作业。其次,记要点的过程就像打草稿,该从什么角度写、用什么逻辑写、文章展开的方式怎么安排、语言怎么组织,在记下要点的时候,就像思维发散一样,可以简单的写出来,正式写的时候,记下来的东西,就是写每一篇文章的大纲,写起来花费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且,写出来的东西,至少能看。再次,随手记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多的去留意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平时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看似寻常无比,可你要养成随手记写作主题的习惯,就会想,这个事情可不可以写下来呢?有什么值得书写挖掘的点呢?这比我之前对很多事情当过眼云烟的态度,要好很多,起码,有了思考的主动性了。
通过随手记要点的办法,我这9天来吧,算上今天了,每次的文章,都能按时交付,而且,我觉得我写得越来越快了,思路也越来越顺畅了。
工作任务加得重,这个真的没啥可说的,上班时间,就全力干活,反正,活干完了,就能歇着了,这是我的自由支配时间。
把我看书的情况放在最后写,是因为每周看一本书对很多人来说,不算什么难完成的,对于这一点,我也没什么可说的。我看书的速度不算快,就是一有时间,就看书。但是,最大块的时间,是在陪孩子上舞蹈课时,我在教室外面等孩子,没别的可干。以前是眼巴巴的看着娃,或者是和别的妈妈聊天,现在,换成看书,效果杠杠。我看书主要用kindle,有时候,我走路看,觉得字大一些了,对眼睛能好一些,有时候晚上家人睡着了以后看书,需要背光,这两点是kindle优于纸书的使用体验。基本,一周看一本实体400页的书,妥妥完成。
也许,我的任务量对很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我比之前的自己,已经进步了,而且,我觉得是以前的自己,从来没想过,能完成的。
还是那句话,不逼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能到什么程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