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电影,在我这里就是青春的代名词,散发着恋爱的味道。
30岁之后,再没走进过电影院。30岁之前,也只进过一次。
那时,和老公开始正式谈恋爱。他去西安看我,我们很俗套很甜蜜地学着别人谈恋爱的样子。两人都是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像极了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看看西摸摸,就是不知道怎么买票。坐在外面看了一下别人,鹦鹉学舌般跟在后面买了票。两人难掩激动,悄悄地拉着手偷偷笑了。买的是当时大热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也学别人买了popcorn,随着人流进入放映厅,找到座位,开始往嘴里塞popcorn。
电影一开,两人便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庄重地把我们自己都感动了。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花钱了,闭一下眼都觉得是浪费。全程无对视,无交谈,是真正地单纯地看电影。灯亮起时,两人意犹未尽,直到屏幕上出现谢谢观影四个字方才恋恋不舍起身离开。出来后,互相对视,异口同声地说:“真好看。”两人相视一笑,为这种甜蜜的默契心照不宣,发誓以后要经常来电影院看好看的电影。
当然,这个经常其实就是零。因为后来的我们发现,似乎什么都比看电影优先。我们要奔波,要挣钱,要共同经营一个小家,而看电影只是可有可无的消遣。
电影,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情感与记忆。我们谈到一个电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候跟谁看的,然后有关那情那景那人的画面便出来了。
长发
长发,如同长裙一般,是女性享有的特权。虽也有男性留长发,然在大众审美看来,总是显得怪异。
长发飘飘,是我们对一个美女的基本幻想。拥有一肩长发,哪怕她面有微瑕,也是让人想要在人群中多看一眼的。
长发飘飘,也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明媚的芳华时刻。婴孩时是没有头发的,有的只是胎毛。剃掉胎毛之后,方是头发之始。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但是儿童时期,即使长发及腰了,也是没有机会长发飘飘的。我们无法接受一个小女孩每天披头散发,她应该有个孩子样。孩子样不应该是扎俩朝天小辫吗?
长发飘飘,代表着一个女性独立的开始。我可以对我的头发做决定了,不用再听妈妈的唠叨以及老师的管束了。待我长发及腰,嫁你可好?在最好的年纪,留最长的头发,穿最美的婚纱,做最浪漫的事,这真是一个女性的鼎盛之时啊!
婚姻是头发的分水岭。这之后,头发开始走抛物线的下半段,无论是长度还是数量。家庭琐事生活劳顿迫使你不得不忍痛割爱,直至心甘情愿把长发剪短。脱发,白发似乎一夜之间悄然而至。你已然到了羡慕回忆长发飘飘的年纪了。垂暮之年,倘若心血来潮,少女心萌动,想要再现长发飘飘,却发现再无可能了。
所以,女孩啊,一定要活出长发飘飘的样子。此外,让这长发尽可能地多飘几年吧。
成长
成长不仅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要有心智的成熟。有多少人长成了巨婴,徒增肉,心智却拒绝成长。这样的人,当生活中出现困难时,只会躲,躲不过便发作,甚至伤害他人。
成长意味着责任。拒绝成长,潜意识里其实是拒绝承担责任。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身体上会经历生长痛,而心灵则需要经过一次次磨难的洗礼,在洗礼中不断强大。
逆生长是不存在的。再多的玻尿酸也阻止不了鱼尾纹爬上眼角。但是,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美。童年的真,少年的萌,中年的媚,老年的俏,每个阶段都有让人羡慕的美。
杨绛先生说:“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借用奥斯托洛夫斯基在他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中说的结束我的更文: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年纪修炼出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