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春节,我过得和往常有点不太一样。
那个天天发朋友圈的我,突然安静了。
除了一次007的例行交作业,再没有发出一张照片,一条文字,哪怕是过年一定要晒的主题;美食、聚会、运动、美颜自拍。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这一段春节的长假,我当然没有忽视美食,聚会和运动。但是把自拍,修图和刷朋友圈的时间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填满:
一天2部电影+2天一本书。
因此,在这近十天的长假里,我看了近20部电影和10本书。
对于很多爱书爱电影的人来说,这不算什么。
但是,于我而言,毫不夸张的说,和从前的我相比,这已经超过我过去一年的观影量和阅读量。
至于看了什么,很随性。
电影里从1994年的经典老片《肖恩克的救赎》,到今年燃到爆的贺岁大片《红海行动》。
从哭到不能自己的《寻梦环游记》,到全程笑出腹肌的《唐人街探案》。
古今中外,真实改编亦或纯属虚构,小清新亦或大场面,无不涉及。
图书里从满是干货方法论的《可复制的领导力》,到号称“不煲鸡汤”,但还是汤味十足的《习惯就好》。
从教你会穿衣的《识对体形穿对衣》,到启发设计感的《设计中的点线面》。
散文,科普,励志,干货,理论无所不及。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体验,因为沉浸其中,往往要穿越不同的时空,切换不同的语言,经历不同的场景,体会不同的人设。
那么那么多,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通过电影和书籍,我一定不会看到,了解和经历的世界。
而更神奇的是每一步影片,每一本书,都能找到和自己的关系。
有的是自己的某段经历,有的是自己的某种念头,有的是自己的某种困局,有的是自己的某种回忆。
那些看似随意翻看的电影和书籍,好似是一种冥冥注定的选择。
我们认为是无意的看了这场电影,这本书,甚至是他们选择了你。
而其实,是过往的时间、经历、回忆、痕迹,让你选择了这部电影,这本书。
然后和你有了关系,
然后他们成为了经历、回忆和痕迹。
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选择题。
正如《肖克恩的救赎》里,安迪对瑞德说:“我想只有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选择一杯咖啡,或一杯红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