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碰到一个……怎么说呢?斤斤计较的人,也不太全面,强势、虚荣、两面三刀,这样定义也不为过。
这是我班一个孩子的奶奶,六十岁不到却精于世故,把我给“骗”住了,今日终于认清其真实面目。
说起来这个“奶奶”还是我的老乡,孩子刚转来就和我拉关系、套近乎、认老乡,嘴里一口一个“麻烦你了”“看看,又给你添麻烦了”“哎哟,对孩子真负责,真有责任心”云云。原来人家都是有目的的。
先是哭穷说家里多么多么困难,自己带三个孙女在城里上学,孩子爸爸妈妈从来不管不问,害我热心又热情地为其申报困难生补助,虽说也没有多少经费,但这样工于心计至于吗?何况听说她家并不困难,而且儿媳妇必须听从于她,稍不顺她意就又打又骂,就因为儿媳妇没有给她生下孙子。
这个“奶奶”一点都不简单,着装很讲究,穿大红的旗袍,擦艳丽的口红,涂雪白的护肤品,还提溜一对长长的耳坠,咋看也不像困难户。
现在想想,为了取悦于我,每次家长志愿者值日都自告奋勇,热心助人,害我感动了好一阵子。
对她的看法发生转变缘于一件小事。
一个月前,这个“奶奶”给我打来微信电话,声称自己孙女的羽绒服被后面那位男生给画了,弄上好多墨水,洗都洗不掉,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 ,头天已经弄脏一件衣服了,今日又弄脏一件。说到义愤填膺处,还歇斯底地说,让对方陪,得给我们买一件新的,我们是去年刚买的新袄……
我一听事态严重,连忙联系那个男生的家长,却得到另一种版本。原来两家同租一个小区,因为一点菜地生生闹掰了,那个“奶奶”纯粹打击报复、小题大做。
不管你们有何过节,这不在我管辖范围之内,孩子的事儿总得处理吧!
第二天,认真查看被画的羽绒服,原来只是一件罩衣而已,而且上面没有一道墨水,只是一片白白的类似于涂料的东西,用手轻轻一撮就掉了。原来,是后位的男生调皮,把粉笔研成末,倒上水霍霍着玩,前面的孩子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桌子,给染在了衣服上。
真相大白,男生固然需要批评教育,但这个“奶奶”也太会作了吧,赔一件新衣服合适吗?我只有唏嘘。
今日再次微信联系我,是因为孙女没有得到奖状,问问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呢?奖状名额有限,为了尽可能鼓励面积大一些,她们家孩子已经颁发“优秀家长志愿者”奖了,虽说这是颁给家长的,但疫情原因都让孩子代领了,孩子一样受到了鼓舞,况且,孩子还领了一张“写字比赛”的奖。至于“优秀少先队员”奖和“三好学生”奖她当然不再考虑了,何况以孩子资质远远达不到这两个奖项的标准,孩子不高兴这实属正常,但是,家长难道不该是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吗?怎么敢在孩子面前质问老师呢?
我很无语,大概什么便宜都想占,奖状也不能例外。我为孩子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