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因为出差没有能和小组家人们空吧活动,读了稻盛先生关于真我的解析,结合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发现很多时候是以自我为处事方式: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凭当时的感觉和感受,以及自我的需求来衡量和判断事物。往往忽略了还有一个真我的存在,想起《金刚经》上一句话,人们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包裹着,产生众多烦恼。当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真我现前,智慧大开!我想人的一辈子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恬静生活,也是为了真我现前吧……。
冯玉停
2018.1.25
真我是可以自我观照的那一部分,自我是习染的。不变的,有常性的,并驻于常性中的自性称真我。习染后的状态称自我,习染的...
很抱歉因为出差没有能和小组家人们空吧活动,读了稻盛先生关于真我的解析,结合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发现很...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卑怯的自我和高尚的真我同在。回顾过去的每一天还是今天,想一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
原创:西西先生 微信公共号:明心与见性 我们已经习惯了忙碌,如果闲下来我们甚至会觉得有点无所适从。你现在就可以做一...
王菲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不会被那些条条框框给限制。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起王菲,总是有很多词在她的身上,“为自己而活”...
分享书籍:《心灵管理》 分享章节:人的心中真我与自我在争斗 感悟:本节中,清晰地描述了我们的心灵存在真我和自我,他...
【八】“自我”与“客我”的同一就是“真我” 什么是“真我”的境界?就是精神和形体、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潜意识与意识...
佛洛依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真我三个层面,自我是本我与真我之间沟通协调的桥梁。 人生的功课其实始终只有一个:最大...
有种观点认为,人的心中有本我与自我两部分。 事实上,真我与自我是两个主体,并非是所起之作用。如果作个比喻,真我好比...
作为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人的三个问题,生与死(自我与本我),生存(自我与他人及环境),生死海(自我和真我)
本文标题:真我与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fbax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