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G时代的二三事

作者: 小毛xiaomao | 来源:发表于2019-07-08 11:49 被阅读1次

前言

2019年的进度条已经加载了一半,从瘫在被窝里刷《两天一夜》,到某天夜里翻开微博看到郑俊英事件上头条,直到现在风波渐平。而热浪渐涨,何同学收到新浪副总的橄榄枝,连瑞鹏宠物医院的暑期招生H5都写着“5G时代,等你......”

生活在上半年动荡不安,在下一个浪花打过来的间隙里,我想趁着面色尚且圆润时写一点东西,它是关于互联网的,关于工作的,帮助我把脑海中残存的记忆记录下来,它也可能会夹杂一些故事,情绪,人物,最后糅合成一道蔬锦杂烩。

既然不是什么项目报告,或者是精准的竞品分析,那语言俏皮些也可以咯!

1%

小时候那些5块钱的故事会就是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窗口,前几页是我最喜欢的笑话,有一个笑话很老套,它也在武林外传里穿越那集里出现过,所以记得很清清楚。

“我要上网。”

“啥网,你要去钓鱼?”

上网是很稀奇的,在网吧上网是我最羡慕的社会人模样。

当时写作文总是在网上搜资料,没有作业帮,没有眼花缭乱的补课平台,答案也没有被某些机构垄断,知识付费是不可能的,就连充值摩尔庄园超级拉姆都舍不得,把游戏中的人物李泽言送上广告牌,那也是无法想象的。

家里有个台式机,直到初中一个暑假我才知道它还能用,当时我妈特别信任“旗舰店”,觉得这种店就是正规和官方的,可是我选了件有图案的,收到的却是没有图案的,当时竟然没有进行一系列赔款追究操作,现在淘宝客服都能给我发短信求好评了。

在透明人拍了一期节目就是关于淘宝客服的,那是一家企业,就镜头中确实有军事化管理的痕迹,大概每月工资7000,无论工作人员是彪形大汉还是钢铁直男,一律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兰小芳。

网络的不透明度就会引起很多问题,直到现在我还害怕某天醒来查账发现自己欠了几百万,电信诈骗最猖狂的时候我还在学校读高中,但是老师讲过他的事情,收到银行短信说卡出问题了,需要身份证,密码等信息。

你的信息被360以一条一毛的价格卖出去了知道不?这件事我只是道听途说,在网站上我们有时会注册一些身份,而且很多时候为了图方便密码都是相通的,反机器作弊的机制现在有短信验证码,拉动图片这些方式。

最高阶的赚钱手段就是赚信息差的钱,很多朋友圈里的微商卖的不是货物,卖的是信息,更准确的定义,卖的是影响力,关系,就像那些up主接推广的恰饭视频,流量变现就是现在b站在做的,为爱发电的年轻人步入职场越来越没有精力,需要一定了奖励政策,腾讯微视也在招人做产品里的视频。

MCN机构就是奔着商业价值去的,我喜欢的博主“办公室小野”,一开始我以为她是个体自媒体品牌,之后才发现属于洋葱集团,是个专门孵化短视频和红人的平台,其实这就有点像之前在湖南火起来的“长株潭版小猪佩奇”的制作人,本身就是媒体行业人。

2%

说起自媒体,最近接收到的微信文章里有一句“将来最有钱的不一定在高楼里,而是在家里”,打造自己的品牌变得越来越重要,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语也写着“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最近微信文章改版了,变得有点像头条阅读,以总和的形式呈现,也能看得出现在人们花了很多时间通过公众号获取文章。

打赏用苹果会扣除手续费,这条同样适用于晋江小说,把主播“打赏”运用得炉火纯青,普通人也能得到另一个普通人的认可,甚至上升到金钱上的支持,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让下沉客户得到感情的发泄,这件事南抖北快做到了。

说来挺巧,我第一份简历就投给了抖音,真是毛头少年不懂事,明明公司产品比公司名字的认可度要高很多,从头条改成字节跳动,倒也象征着布满网络的野心,当时投递的时候也没想太多,上面有一些很玄学的“分析”“洞察”能力,因为看过几本心理学的书,就还挺有信心。

洞察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现在产品经理分成toC和toB,要面对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客户,其实通用能力在每个行业里都挺重要,就算有了洞察力,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得看天,不是谁都有APP榜单,获至美奖那些的运气,腹死胎中是常有的事。

“只要人们还有抱怨,有不满,那就是赚钱的机会。”这是马云说过的一句话,有自动取件,有饿了么送外卖,有一键获取盒马生鲜,OtoO做大了,零售商城也要改进了,把数据监测系统接入商城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对吧?可是这会影响原本的人员结构,破坏原本的职责范围,所以得分两面“做了会什么”“不做会怎样”。

不做功课,不看《管理创新》也能过,就是可能拿不到优秀,那本书里讲了SWTO法,讲了创新不是从0到1的过程,甚至只需要偷换概念,比如做非洲市场的手机,其宣传语就是“最适合非洲人拍照的手机”,其产品不一定有多好,但是俘获人心。

宣传,更细化一些,文案这个活,比较出名的就是马小宋给斑马啤酒写的那篇,还有一直很抢风头的杜蕾斯,毕业季把619运用得活灵活现,在下佩服,隐约记得有几个他总结的方法,大致是“老板的故事”“双关”“联想”,就比如在淘宝上怎么说某个功能突出,说至美奖老百姓不懂,你得说“科技届的奥斯卡奖”。

能把专业的话术用最通俗的话描述出来,这是一种能力,腾讯的网申题就出过:如何给家人介绍微信这款产品?对妈妈着重强调交水电费,对爸爸强调可以看优质文章,对奶奶强调可以发语音,这都是对用户群心理的考验。

3%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反馈,当面访谈,A/B测试就能洞察到人心了吗,反正王诗沐在文章里说他没有,靠的是感觉,感觉音乐可以触发人类对于某个时间、某个事件的共鸣,现在已经在做用音乐交友的版块了。

前些天九州缥缈录禁播了,国家开始规范电视电影行业了,但是爬虫抓数据这件事国家也该出相关条例了吧,让用户产生内容很难就去偷别人的?UCG是个大学问,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而且可以诱导他成为旺盛的表达欲,就像我用了“简书”后每天都逼逼叨,往深层面想,生命不过昙花一现,大家都想尽可能留下它来过的痕迹,这个痕迹,就是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留下的图片,文字。

刚才上网看到慕斯老大发的:帮扔垃圾会不会是新的创新机会。真的是应了马云那句,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哦对了,他还有一句话是我印象很深的——你不用做到最好,只要做第一个就行了。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校训。

其实做食品也很不错,现在很多中国品牌又重新火起来了,比如大白兔奶糖沐浴露,老干妈联名服装,旺旺大鸡腿抽奖,那些很本土的牌子,老板都是实实在在的商人,看过一个视频,就是关于食品生产线,品牌重塑的。我突然想到了世界杯从中国出口的小龙虾,现在有口红色号叫这个名字吗?

周边真的的很牛逼,感觉我最早的周边就是泡泡卷里头的贴纸,而现在最繁华的成都miniso就有各种钢铁侠,小蜘蛛等漫威英雄的手办,徽章,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小蜘蛛电影字幕没在中间,而且画面和声音不同步呢?

今天我分别在2点和4点进入老福特,且第一次因为中奖过于兴奋停留了约10分钟,这些数据都可以被记录,成为数据产品经理的资料,我开始学小楼老师的Axure视频时就觉得一个注册怎么还那么麻烦,之后去数据工具里逛了一圈,妈呀,太复杂,太细致了,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每一个步骤,小到输入手机号的所用时长,大到关注的人,看过的视频。

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是个搞数据的好地方,不过我真的怀疑手机有窃听行为,尤其是网易云和b站这两个鬼,简直就是哥俩好信息高度重合,刚听完一首《撒野》,就立马推送《像丞哥一样》

商业推送手段还能细致到学校门口的大喇叭“新出锅的糖炒栗子,17块8一斤,没错,这个17.8正好符合那个经典的定价规则,我当时看完后立马就有开奶茶店做连锁的冲动,还有“店长推荐”也是帮客人节省时间的做法。最新的食物相关就是火鸡面了,打造网红气氛,希望能活得久一些吧。

4%

看了一篇投简历投新媒体运营岗位的男孩子,他说他文章写得好,在学校也经营过相关的公众号,可是就是没有得到反馈,这个在外人看来是门槛很低的,可是门槛低工作人基数就会变多,写作好可以去投稿相关专栏,作为职业,最重要的是把写作技能商业化。

新世相的爆火文章,《五小时逃离北上广》,还有新世相办公地点的横幅“想不出创意,就......”,到现在运营课程,已经从一篇文章迅速抓住一群气味相投的用户,并迅速把用户转化成产品消费者,就连咪蒙的每篇文章都会提前在粉丝群里做A/B测试,走向科学,精准推送的道路。

说到精准推送,各种社群就是这么来的吧,如果能在最私密的微信里有某个商城的群,那这群人就是最核心的买家,现在是一个一言不合就加小助手,拉你进群的时代。

说到进群,进了刺猬的运营群,本来还以为资格不够,没想到轻而易举就进了,我觉得他们根本就没有做筛选,因为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以招实习生的名头,来扩大他们活动的波及范围,即使你最后进不了,也能为他贡献流量。

这就是一个相互探索真实目的的过程,有很多大公司招人的宣讲发了一大堆,结果连个邮件自动回复都没有,上次小红书面临大幅度裁员的风波,然后招生微信立马就开放贼多岗位,可能只是在做公关而已。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一句反复在中国人的电视屏幕上流传了很多年,也不需要在望京最大的广告牌上打广告,比较适合新出的,并且对产品很有信心的,在用户静态的时候放动态画面,在用户动态的时候放静态画面,主要是看吸收程度,而不是看炫酷程度。

做事的逻辑应该是目标导向吧,从最后的结果反推倒数第一步,再推倒数第二步,但是在推的过程中难免有问题,比如纯银说的产品经理学习方法,我尝试过后才发现不适合我。

在基础设施完善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被机器代替,只有创意不能,所以很久的未来,有创意的人就是稀缺人才,其实我感觉自己创意还是挺多的,但是没有及时变为可视化作品,有个人就是靠点子谋生的,当时是为一家快倒闭的玻璃杯厂出点子,把玻璃杯卖给火车,因为大家都要喝水,而且在杯子上给盒饭打广告,一举两得。

我就拿过两个奖,还都是关于食堂的,其实在厨师协会待的时候,就想自己以后做社长了要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在食堂承包一个窗口,让厨艺好的学生做,自己定价,面对的是需要换口味的学生,或者包一个店,在里面搞出租的冰箱,解决宿舍没有冰箱的问题,当时反正在脑海里上演了很多画面,最后都凉凉了。

还有就是关于餐馆创业的,也是出租场地,安装摄像头,直接完成短视频制作,分享,技能和钱的置换,支付宝有做过技能置换,比如教吉他,陪吃饭这种,最后搞得像黄色事业一样。

5%

有次在过年的时候搜索“支付宝产品经理”竟然有一个短视频,讲的是他们做五福活动的曲折,要熬夜抠细节,还要反复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在上线前和开发,宣传一起使用dome版本,还挺快捷的。

看了一条很扎心的句子:如果不努力的话,那你就只是拿着大学学历的初中生,连高中水平都达不上。其实努力真的不用过多强调,有的人连续996都觉得小case,他们的日常生活强度就有那么大,普通所说的努力只是他们的轻松。

最近在做58的运营,终于知道网上那些无脑又混乱又没有逻辑的话是从哪里来的了,就是从一个个卑微的远程实习生的键盘中来的,C+C,C+V,瞎拼凑而成。

有个顶级业绩高的新媒体运营人靠的就是这项移花接木的技能,微信公总号后台会有很多数据,有活跃用户,有活跃的时间,那就在活跃时间发送文章,转化点击的概率,不知道现在投底页广告还是不是1000-2000一条。

在简书上看了一个做笔记APP的产品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做广告的一些经验,一般操作是页尾贴条,而他采用的方式是固定在字数少的压面底部,并且间隔发送广告弹窗,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发挥广告效应。

听了一个体验感很差的经验分享,来自某年的京东管培生,现在在广告部门,京东最电商的最核心的部门就是资源运营部门和广告部门了。

如果要我形容运营是什么,那就是机器里的链条吧,把静态的功能,都运转起来,这个工作可以是常规的,就像审核店家,录入商品数据,清理恶性评论,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就像banner图片,活动文案。

RIO微醺,就是把自己还给自己吧,这句是最近经常在想的一个营销,其实产品本身没有什么成分上的变化,本质上是卖一个“文艺概念”,卖情怀,这种是我最想做的,还有完美日记联名国家地理的小猪系列眼影盘,还有哈啤里的嘻哈元素,还有江小白的豪气职场人气质,还有飘柔那个关于“染发-个性-做自己”的系列故事视频,打得一手好牌。

到了北方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冬天是多么温暖。爬墙国外之后,才发现国内的很多产品是别人的抄袭品,不过这种抄袭倒也没什么羞耻的,很多人惋惜b站固步自封,没能做成国内的youtube,这个首先在技术上就有难度,油管的广告有片头的、片中的,有可以关闭的,有不可以关闭的,根据你关闭某条广告的速度,系统会对你做出评估调整。

记忆没错的话,关闭广告这件事是从农夫山泉100多秒广告开始的吧,以前真的没想过还可以操纵广告,有一定的选择权。

6%

大概在六月份,有一部分视频网站开始对字幕做出调整,好早好早好早以前我就觉得b站小屏幕浏览不能关闭字幕很不科学,这次终于改版了!不过我是在百度网盘才体会到字幕的灵活性,有基本的大小,颜色,透明度,还有移动速度。

不过对于黄赌毒内容让用户自己来真的没问题吗?参与过b站的监督员,也做过闲鱼的交易监督,在抖音这类大体量短视频里更是有明显的审核标志,我觉得至少要成立个扫黄打非群组才搞的起来,不然一个个孤零零的还帮网站审核,激活性太差了。

要跟人谈的来,就要关注最新动态。关注了一段时间的虎嗅,36氪,现在搜肠刮肚都找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不经过思考,就停留在眼前几分钟的东西,不看也罢。

腾讯组织结构大变,增加了很多销售岗位,小米继续推出一系列家庭成员产品,打造家电一体生态,特斯拉新能源车提上日程,狐聊尝试打造弱关系社区,也就是你扫码付过款的陌生人,不知道现在能下载不。

其实线上活动真的玩得很野的。纯银做过一个社交软件,界面简单,可以直接进房间聊天,有声控主题的,有八卦主题的,有女孩子主题的,帮你迅速在小圈子聊起来,等等......这不就是我的喵换产品里的构想吗!融入即可群组聊天模式。

微信能干的事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明星大侦探很火的那段时间,就有微信号在做线上推理的活动,每人拿到剧本,进行角色扮演,进行案件分析,比较像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他们玩桌游的样子,沉浸式角色扮演。

我还在微信上看到过交友的活动,大概就是把线下相亲会搬到了线上,把聚会的私密场合变成了好友聊天,交换秘密,每日叫起床等活动。

不过现在还真有叫起床的付费活动,我在猫耳上看到过,大概一条2元。

人们开始售卖自己,包括声音。还有美貌,性格,家庭,学历等等,最经典的就是和美貌有关的直播,感谢4G,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不那么无聊的世界,我每次去楼下的打印店,都会看到我的老乡在看游戏直播,还有美女姐姐直播,对于美女直播这件事真的是赚下沉市场的钱,最通俗的一个解释来源就是“中国有大部分男性活在不发达城市,平时生活无聊透顶,需要娱乐性刺激。”为了进b站撸猫实习,查了下它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一半是手游广告,售卖,另一半就是直播,里面道具的设置贼丰富,含有长期的勋章,可以在一排人里看到你ID上发光的东西,还有短期的辣条等。

就连我舅有一次都来问我,一个绿色标志的直播软件叫什么名字。

7%

其实最开始我接触到的互联网职位词语是BD,也就是互联网的商务拓展,进行一些流量置换,广告合作的事项,炫一下公司的商务真的很强,去百度搜索“宠物”,排在第一的百度百科视频就是他们公司的自营手作视频,这个公司早期很猛的,给微博提供短视频支持,比如秒拍。

除了做平台,他们自己也会生产平台的内容,比如“寻味手札”这个频道,以“快手菜”为主题,定位大城市白领人群,从一开始的试点,到现在两百万粉丝,除了依靠主厨的流量,也离不开运营小哥哥的努力,它主要有那么几个发布地方:微博,火山小视频,b站,youtube,百家号,腾讯,优酷,除了纯碎发布视频形式,还对内容进行图文的切割,在微信上进行菜品的集合,在下厨房上进行视频加图文的解说,进一步深耕人群。在流量渠道上要有所取舍,像youtube和b站就不太适合生长,所以基本不进行维护。

正是因为有多个平台,每个平台都有目标人群,所以就会给很多自媒体带来麻烦,好的内容在各个地方传播,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还得实时进行评论,转发,点赞的维护,还要就是申请平台的一些奖励,达人称号,参与tag活动,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可不比制作内容花费的精力少,但是有困难的地方就是商机!你只需要注册一个母账号,就能同时发布到多个平台,比如百家号,大鱼号。

在常乐做美食视频时,我真的一度担心他赚不到钱,又要买机票,又要买设备,而且播放量也不是很高,可是了解后才发现各个视频网站,内容网站的流量加一起,还是支持得了的。

就差那么一步,我就要注册百家号,走向人生巅峰了,但是还是放弃了,首先自己没有什么优势,擅长的领域,即使写出来也不会有人看,其次,就算是精品,也不一定比得过那些营销号,再者,在这个五花八门的社会里,没有人会等你的成长,没有持续的产出,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没有持续的互动,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党妹就在上条视频里说过“拍视频是我的工作,我靠这个吃饭,它并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虽然有很多up都这么说过了,甚至老番茄都说了他做视频需要的硬件设施,台本设置,后期剪辑,要消耗很多的精力,让自己成为“一体机”,啥啥都得会。

真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就尝试过混剪,结果发现那根本不是考查剪辑能力,而是考查创意、构思、对情节的熟悉程度,看片五分钟,爆肝一个月真不是说说的,我还尝试过做美食视频,光是安摄像机就安了一小时。当然,我还是对未来的高质量视频很有信心的。

8%

像我这种生活高度固化,坚持断舍离,提醒自己不交智商税的人,还真是很难参与那些营销活动中去,不过巧乐兹最近的活动搞的很好,他是这样的,在线上发起海报宣传,购买巧乐兹,在冰棍上会有一串数字字母组合,用手机扫描包装纸就会进入H5,然后输入条码。就可以得到一条签还是语音什么的,通俗的总结就是,要获得虚拟奖励,就要付出实际金钱,但是本来巧乐兹就很便宜,加上和魔道祖师合作,定位是广大小女生,所以大家还是愿意买的,再者,这个可以标榜自己的身份。

标榜身份,这是大家都在做的。比如有个问题,怎么让使用你产品的用户来宣传你的产品,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逼格”,而这个逼格就是所谓的价值标榜,或者说“炫耀”,虽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非常不好,但是包装真的太重要了,前段时间买了三生花的水乳,包装精美得不得了啊,让我立马有拍下来分享出去的冲动,还有一种简单的手段就是在包装纸上加上“我的小生活很美好”之类的标语,让用户通过分享你的产品来达到展示自己人格的目的。

所以美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技能,还需要懂得针对某类人群用啥样的颜色,啥样的配图。

在实习僧上的一元便利店看到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深圳做互联网公司的架构优化工作,可是父母却喊他回老家做英语家教,天哪!“优化”工作真的是我最喜欢的了,花一部分时间针对某个流程优化升级,之后的长时间内就可以持续使用,这是用1分精力赚10分的工资,而家教一节节课下来,是用1分精力赚1分的钱。

传播运营知识的鸟哥日记里也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流程优化的,主人公是互联网线上教育的,在拿到公司的要求,也就是提升业绩的要求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扩大宣传,而是对每一个步骤进行分析,最终保证了新用户的转化率。

前段时间为了准备下厨房的社群实习,我买了课程,并且还通过一系列步骤加入了微信群,但是在过程中差点劝退,因为太复杂了!整个流程是这样的,保存有二维码的图片——在微信里用扫一扫扫图片——进入公众号——获取条码——加小助手——发送条码——小助手邀请进群——确认进群。虽然能理解他要排除杂乱用户的心情,但是我觉得一键进入群聊会更好。

9%

优化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个工作思路,刚入门那会啥也不懂,看到一手资料就赶紧保存下来,有一份资料就是日常的事项表,上面记录了每个项目需要立即做,待会做,以及有时间再做的关键点,用这份表可以清晰开始一天的工作,不慌不乱的完成与各个部门的对接。

最近的软件真的更新太快了,感觉每天都得去升级一次。

哦对了最近又看了一遍SKAM,可能是比较敏感,他们挪威使用的短信系统和微信有一个地方很相似,那就是可以看到对方是不是正在打字,如果正在输入的话,那就会冒泡泡,而微信里如果正在输入的话,就是文字提醒,说起来,这个冒泡泡的提示我好像在很多影片里都看到过耶,难道这个不是创新?肯定不是借鉴韩国,因为东东在她的视频里就说过这件事,他们也觉得微信这一点很出彩。

进入垂直领域是一件收益高又困难高的事情,这就真的需要展现真正的技术了,就像vlogger,看似人人都是生活的分享者,但是越是高尖的,就越会做出自己的特色,话说vlogger这种形式还是国外某失业大哥创造的,还有自拍,也是某国外大哥创造的,他受伤了然后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之后就流行开来了。

看来说起原创,还是只有抖音啊,虽然他上面有很多不好的内容,但是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过节时一段“四世同堂”的短视频,由于亲情的想通性,立刻刷屏全球,并且宣扬了一波中国的家庭文化,最新看到的是一个“军阀换装”视频,天哪,其转场特效已经做得很牛逼了,这不就是实现了小时候一秒换装的梦醒吗?

角色play,谁不爱呢?

有的爆红并非爆红,并非偶然,而是由公司策划部小姐姐爆肝想出来的,不然怎么天天“抖音神曲”,光是选出“小星星”这首歌,策划他的玩法,模仿的可实施度,就花了很大的精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空话,他本来是在物流做一个小员工,但是自己很上进,学英语,和高管交谈,最终在二三线城市开了连锁奶茶店,可是在营业上还有些小问题,然后他看了一本关于麦当劳的书,讲到选择,说有选择总是好事,他就设置了活动,买店内的经典奶茶,还可以随意挑选另一种口味的奶茶,让用户提建议,他发现老一辈的也能喝芝士味的,就做出相应调整。

他还想得很周到,二三线城市没那么热闹,晚上基本上是黑的,他就把自己的招牌搞得贼亮,并且店面往里推几米,给排队的顾客提供阴凉的休息处。

隐隐记得麦当劳最经典的营销手段是他们的优惠券,叠加使用什么的,当然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虚拟人物代言,最开始代言都是想着请真人,扩大影响力什么的,但是作为人,就会有变数,你看看柯震东那件事,刚拿到炫迈的代言就被抓紧牢里了,而虚拟卡通人物是可以控制的,存在的时间也不受寿命的影响。

说起寿命,就会想到医院,就会想起医院的服务,我上次在网上预约挂号,还有相应的地图,还是挺方便的,腾讯现在就有在做医院加互联网的工作,已经接通了几家大型医院,具体其中有一项就是进行病例的分析,尤其是相似病症但是危害程度完全不一样的,可以经过分析,提醒医生这位病人有多少的概率是患上了严重的病。

10%

召回机制有多么重要?刚才又收到拉勾网发来的信息,在11点发布,这个时间点还蛮好,至少我醒了,而且接近中饭时间很可能会玩手机。微博上次给了我一条补签符,其实签到也是一个召回过程,分得细致一点,有每日奖励,连续一周奖励,每日第一个签到有奖励,就是换着法子来让你进入APP。可能一开始只是去签个到,然后看到推送的内容又点进去花时间。

每个人都可以拍小电影,我真是出生在了最好的时代。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以前少部分人才能做的事,这是一种趋势,虽然最近唱吧总是打广告,影响我的观影体验,但是我还是爱死了这个APP,绝了,绝了,让每个人享受到当歌手的快感,满足人类心中“成为歌星”的愿望,最近玩过一次,不得不说哦,开发人员太给力了,声音的混合模式又多了几种。

所以这时一种逻辑,把高阶的推行低阶。

在商业上就是:你看到一线城市很火的,就立马复制到二三线去,比如榴莲披萨这种网红食品,因为大家虽然住在二三线,但是都想体会到在一线的感觉,我上次回老家就发现在餐馆的开设上,越来越接近网红画风了,什么四川火锅啊,北京的驴火烧啊。

同样的,既然唱吧实现了“歌手”身份的下放,那么简书就实现了“作家”身份的下放,配音秀实现了“配音演员”身份的下放,喜马拉雅实现了“主播”身份的下放,等等,有实现“舞蹈家”身份下放的APP吗?

哈哈哈我是不是发现了一个商机。

本来以为自己知道很多,打算写他喵个10万字,也就是100%的,现在看来我的储备还远远不够,有的东西看过去,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完全没有印象,比如虎嗅,36氪,那些讲大方法,小道理的文章,眼前看过的怕是也有百万,千万字了。

要提醒自己不要囫囵吞枣,看过别人优秀思想就误以为自己懂了,宁愿只看一篇去总结,也不要看很多不过脑子,这篇大杂烩算是我在这半年里所接触过的互联网以及感受,还有以前处于懵懂状态接收到的一些相关内容。

这篇文章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假如以后不能如愿从事这一行,至少收好每个走向互联网深处的的脚印。

    ——完结于一个热得要死的夏天

相关文章

  • 某G时代的二三事

    前言 2019年的进度条已经加载了一半,从瘫在被窝里刷《两天一夜》,到某天夜里翻开微博看到郑俊英事件上头条,直到现...

  • 某小孩二三事

    (一) 早晨起来,某小孩两个鼻孔都不通气了,还伴着几声咳嗽。昨晚他12点才睡(说约定的读书任务没完成),还把空调温...

  • 张某的二三事

    1.“昨晚做梦梦见去洗澡,通往澡堂的路必须学企鹅才能到达……于是我就一路啊走啊走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关于某已逝男生的二三事

    (一) 我再次遇见她是在公园里。阴雨天,一个阴郁的下午。 其实初中毕业之后我也在附近见过她两三次——尽管升上了不同...

  • 中学时代的二三事

    干什么? 王永生,这是你干的事情吗!哪有这样干的。张书耀大声呵斥道。原来,张书耀和我正准备要去学校的教研室里挨训呢...

  • 学生时代二三事

    告别学生生涯已是一年前的事了,然而现在的时间却好像与学生时代的时间断裂开,不在一条线上了。生活的不同,心境的改变,...

  • 我的学生时代二三事

    学生时代,有着太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1.我被指派当小组长 记得当时我上五年级,老师任命我为我们小组的组长,每天负责...

  • 学生时代二三事(二)

    望着郁郁葱葱的垂杨和自由飞舞的杨絮,我看到了学生时代的天空。 小学的院子里满是垂杨,因此小学的名字就是垂杨小学了。...

  • 学生时代二三事(三)

    后来的一位语文老师,很有来头。他来我们学校就做了副校长,同时兼任我们语文老师。他是一位老头,性格很正直刚烈。在黑板...

  • 一切皆内容:5G时代:IP即人权!

    2019年将是5G时代的元年,5G时代距离我们最多只有短短的365天。 5G时代区别于过去2G、3G、4G时代的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某G时代的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ho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