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制造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忧伤,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忧伤,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者: 百味工场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7:37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生有很多关键的时刻,总让你感到彷徨不已。不是为了前途而忧虑,就是为了理想而挣扎,还有为了现实而不得不做出妥协。这一段岁月,让人有点煎熬,也催人奋进。没有压力的人生,也没有潜力,就像高压锅里炖米饭,你总只品尝米粒的饭香,却从不知道它曾承受了多大重压才生出饭香的。

一生无忧,是许多人的人生目标。然而老实说,人这一生不仅做不到无忧,而且还会忧虑成河,焦虑成伤,只是你得学会豁达,学会淡然,一辈子谁没有段难念的经呢?古人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今人更喜欢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活在当下,对待忧愁的正确方式,就是面对它,然后把它变成人生的动力,勇往直前。

有人天生多愁善感,忧伤成了它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适合去写诗;有的人天性达观乐天,忧伤只是它的人生的变奏曲,时间不会太长,就会回到正常的旋律上来。其实,极端如杞人忧天的事情,最多只能说明忧虑的人缺少改变现实的能力,把眼光盯在远处,只是为了给自己造一个无比正确的借口。

生活中,有着太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倘若为此而忧愁的话,那真是庸人自扰了。

那些为理想而忧伤的人,与其感伤远方和诗,不如努力改变自己的当下,从来理想不是叹息和忧愤中能实现的,古往今来,多人仁人志士都积郁成疾,最后抱憾终生。

难念的经,毕竟也是经。

之所以难念,大约就在于经文的复杂或者不好操作。这个世界上,其实越是复杂的东西,寻找到其中的门道后,反而是极简单的事情。相反那些看似简单的事,却常常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无比艰巨和繁难起来。

所以你眼中看到的,心中所想到的,有时候恰恰相反。

和尚诵经,再正常不过了,很少有听和尚说,这经文太难念了,然后就不再去念了。对于和尚来说,诵读经文有难易之别,但内心却不能好恶之心,那样佛祖肯定是会不高兴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看似无解的事情,其实道理和学佛一样的。

与其执念于“经文”,反倒不如先沉下心来,先尝试着去做起来,很多事都是刚开始根本不知道答案,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有答案。人,不能只孜孜以求人生的答案,更重要的是经历本身。过程很重要,主要是因为其中有着比结果更重要的体验。就像登上山顶的人,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行走在半山腰和山底的人,就很难体会。

当你经历过一段晦涩的岁月后,你就学会了尊重感叹了。人生,你得体验过真颜色了才行,人生也绝不只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这般七彩绚丽,还有黑白灰这样的颜色,而且它们才是大部分人经历的真实颜色。

记得南方周末曾有段新年献词说:“祝愿你阳光打在脸上,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阳光打在脸上,那是给你希望,如何让你变得有力,让你变得不再悲观,其实就是要学会面对,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现实,保有一颗坚韧而不变的心,用力呼唤希望。

忧虑,是人生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打开方式,它虽然廉价,但然并卵。面对漫漫人生,面对大千生活,烦恼何其多,你得学会正确的打开方式,要知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就会在不远处打开一扇窗。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坚守自己的希望,坦然面对那扇关闭的门,沉下心来,寻找到那扇打开的窗,门与窗户的距离远近,只决定于你人生的打开方式。

人生,不可能永远高飞在天空,也不可能永远困顿在低谷。你的选择,尤其是你的心,决定了你飞翔的高度。所以人生在世,打不死的心态会活到老,做一颗“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关汉卿语)”,就再也不怕什么“难念的经”了。

彼时,再难念的经,也就成了人生最慈悲的声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忧伤,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s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