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星期四 农历二月初八
这世界上没有,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模一样的人,也没有一模一样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我们总是羡慕别人拥有的生活,以为那才是幸福。其实呢,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因为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应该活出不一样的火花来。
我对生活的理解是,我每一天都在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一天学了什么新知识,遇到了什么可爱的人,因为每一天都是新鲜的,都是充满了希望、激情、力量。我对这个世界总是抱有一颗好奇心,这是保持年轻活力的秘诀。
下去三点钟上完了声乐课,时间还早,便决定还去南艺剧场看电影。从学校出来坐312路坐到钟灵街下,转乘地铁️2号线,坐到金马路下,又转4号线昵称叫小紫,整个车厢都是淡紫色的,这个点坐地铁,车上人很少。不像早上的时候,新街口地铁站里人头攒动,挤都挤不动。
从虎踞路的出口出来,才发现走错了,应该走北京西路的出口,下次记住。从人行到走到马路对面,往南艺走,进入南门内最标致性的建筑是上海美专拱门,是08年校区扩建时复建的。还原了90年前的模样,同时这座复古怀旧的建筑也成为南来北往到南艺一游合影的最佳地点,同时也是南艺人毕业照的拍摄圣地。

90年前

拥有百年校史的南艺,诞生于1912年的上海。那时校名为上海美专,是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兴起后创建的私立专业美术学校。办学历程中几经搬迁,1926年第一栋自建教学楼落成,选址上海法租界菜市路的永锡堂。1:1高级定制。
挎过拱门往前走,看到一座小山坡,有校长刘海粟的雕像,山上有一座仿制的沧浪亭,今天来不及去看了。塑像前的山茶花开了。开的美艳动人。

又往南艺剧场走,一路上看见漂亮的建筑和漂亮的小姐姐们。


靠左边是南艺的南食堂,接近17:00钟了,晚餐时间,陆陆续续有学子们进进出出的,我也跑进去一观,吃的东西品种丰富,没有卡的社会人员就餐加收10%的手续费、这也合理,占用了学校的公共资源了。看来下次这里也可以成为我和张亮的食堂了。
食堂旁边就是学生生活超市,进去买了两瓶水和一袋面包、超市出来有一排桌椅,我们俩就坐下来休息一下。隔壁一桌一个漂亮的小姐姐,一会儿她的小男友来了,我又偷偷的拍了一张照片,女儿曾经问过我为什么总喜欢拍人,个人癖好,我就喜欢拍人物,

看着坐在那儿吃面包吃的开心的张亮,今天真是彻底放飞的一天。

她的精神超级好,这样一整天都不带累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对待她就像对待女儿一样,我养了两个女儿。让她忘却失去双亲的痛苦,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无忧无虑的生活背后,是另一个人全心全意付出所有的爱。
经过中间喷泉广场时,看到那位经常来遛鸽子的老人,拎着一包鸽粮,把鸽粮分给孩子盒学生们、我也跟老头要了一把鸽粮,然后给张亮喂鸽子,一群鸽子们一起飞翔时排成长队、真的是很美很美。

每天养鸽子的老人都来放飞鸽群。老人、孩子、学生、路人,安宁幸福的和谐家园。

这些石碾,位于百岁泉旁边的坡道上。石头上的沟壑可不是做旧效果,真真是从唐代以来的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
广场对面的小山坡上有一座古代的佛塔。

看到这座塔,我还以为是雷峰塔挪到南艺来了呢。


其实,这座塔是清仿唐代的作品,由南艺校董捐赠。就位于石碾的对面,而且和电视塔遥相呼应。
一场美妙的电影《巡龙高手3》看完了,回家的路上经过大门口。大门口的铜鼎引人注目。

这座铜鼎是2002年南艺90周年校庆时,江苏省人民政府特赠。原来在美术学院门口,去年移到了东门,与电视塔交相辉映。是南艺的又一留影圣地。
鼎上的铭文如下:
“百年沧桑,名与时迁,呈现代教育之辉煌,开江苏人文之伟观,负民族振兴之重任,育国家建设之栋梁。校风馥郁,学统端庄,千龄弗替,万代永昌。值此百年校庆,特铸斯鼎,世世相传。”

3月14号,一个46岁老阿姨的完美的一天结束了,感觉自己每天都很忙碌,过得异常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