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但又如何?
过了一个周末,本来以为可以把自己的心结给解掉,但是现在来看,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不过也罢,整体而言,还是想清楚了的,很多事情还是要给够时间, 让子弹飞一会儿,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似乎不动应万变,是最好的选择。大环境没有变好的时候,韬光养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时间,多多的去思考,去画大图!
然后就是多读些书,强迫自己做更多的输入,也强迫自己有更多的学习。今天vicky给我分享了不少她最近因为要写规划,而看的不少有趣的内部分享,而且有些东西,会让我们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比如面对新的95后的世界观,可能对于这个年纪的我们,就不适合去做C端的产品了,因为发现这些人的想法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成为“新物种”完全不为过!
好的吧……我觉得我还是继续我的B端,好好的做个懂商业的好PD吧~
看呗,还有这么多的世界等我去探索的,何必纠结呢~
开始有点儿输入了
哪怕打游戏,其实也是输入!尤其是在我动脑子的时候,就更加是不断的输入了,需要增加自己的专注度……
除此之外,还看了一些东西,这个周末看了2部电影《金刚川》《疯狂原始人2》。都挺不错的,还看了2本书的一小部分:奥巴马的个人回忆录的一部分, 刚看了个开头;另外就是《剧本》,将如何进行剧本写作的。
奥巴马的书,让我有点儿意外。用词比较繁复,而且写的内容有很高的文学水平。所以我看起来流畅之余,还能体会到一些文学的美感。不仅让我想起来最近看网上流行的奥巴马和特朗普关于一次刺杀首领的最终宣言,所用词汇的对比,是多么的有趣。另外就是,不论是刻意为之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从现在看来,奥巴马在年轻的时候,是个理想主义人格!据说是到了后面的部分,能看到他对于中国崛起的判断,以及对下一届政府的影响,我对这个部分还是有所期待的~
《剧本》这本书,开始分析电影剧本对电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好一个剧本。这本书至少建立了一个对我来说是好消息的事情:剧本本身,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体悟,但是依旧是有“技巧可言”。比如,每一个台词,每一个布景,如果对剧情本身没有任何帮助,则完全可以被干掉。另外就是,复杂的外部环境,比如“餐厅”,就是个不好的选择,书中讲了一个笑话:演员之间的讲这些无聊的“喝咖啡”的种种,所废掉的稿纸,可能是一座森林。并且汇总每个观众的时间,可能听这些无聊的“咖啡问候”,可能有几亿年吧……作者说的有些夸张,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惜墨如金!把最想讲述的东西给讲述出来,去刻画人物,去推动剧情。
这两个都是我感兴趣的事情,接下来继续好好的输入吧!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