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居主人之婴嬉题材收藏,已达前无古人的地步,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在收藏清侯权的《太平景象十二屏》时,他为画中的童姿婴嬉所陶醉,不但花巨资请名家制作了同题材的陶瓷、苏绣和竹木等文创品,请当代一百多位名家(其中包括史树清等文史艺坛老将)作序题跋;而且亲自动手,用花梨和菠萝格木等制作了“十二屏"的婴戏花板。无论陶瓷苏绣或竹木文创品,堪称一绝,极为壮观,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的藏品。现我把他的有关收藏心得转为简书,供大家阅读。
题目:乐居婴板记(一)
乐居婴板"四件头",红梨、菠萝格各二,宽23cm,厚0.8cm,长380cm左右。因自刻有婴戏竹筒,一天拿其到神岗文师傅处求助界平,偶见四件旧板放置地上,恰似上次一样:见旧物即有造物之意及奇幻之感。余谓曰乃“职业病"。用此再创刻婴戏花板。
“又找到活干了"。余先选了那件最长410㎝花板木刻那“十二屏"。那珍藏“十二屏",有纸本(原作),文创本增有瓷(景德镇,广彩);绣(苏绣,粤绣部分);竹、木等。且题跋者又有一百多位名家,堪称一绝!极为壮观。
观乐居婴戏花板,以浅(浮)平雕为主,刻线,设色一丝不苟。孩童姿态各异,气质殊佳,观之引人入胜,充满春意与生机。以老板挂出,呈现既热闹又祥和之太平景象。
真清风明月也。
思乐居婴板,应是胸中先有婴戏,復有此板,再有此清风明月也!是婴戏赖乐居而更露其精华,之绮丽;乐居亦赖婴戏而愈施其创文点缀之奇巧。乐居与婴戏属知音,其相互作用拼发出长虹般之妙境。
乐居后人观板思板,见风韵天真,清流趣致,永世应不忘乐主创垂之美意。婴板,婴板,其乐无穷矣。
今先刻一件,另三件待完,均以《乐居婴板记》记之。
容颜深浅够清淳,别致图中特觉亲。但愿知音心貌共,风流不及少年人。
此际,犹觉岁月之可惜,可也。
乐居主人
辛丑年五月
乐居婴板记(二)
乐主向有日作晨读之习,偶有心得,即兴赋文作诗,翰墨伴清闻也。尤对乐居“仿作",自然情有独钟。寄情于物,又物以养性,创出如下对联:
一、乐于同抱樸,
居享独喧妍。
二、有作无诗香不远,
既清且趣素含馨。
三、游艺依仁婴戏好,
描形图趣满庭芳。
四、 心注乐园得天趣,
情倾居业醉童风。
五、 竹马板中,奇香遍远,
孩童图内,瑞气常臻。
六、创文已成, 颇有十分佳景,
彩板既构,应无半点尘埃。
七、愿作图屏婴嬉,最佳稚子神得,
创文花板彩绘,更合雅士乐营。
八、我爱婴戏,顽若猴,妙堪怡性,
人言稚趣,醉似酒,雅可赏心。
九、乐看神聪,百态真趣,惊人耳目,
居重总角,千姿烂漫,骇我见闻。
十、消闲乐举,描容精刻,舒雅态,
好玩居人,临本细雕,重创奇。
十一、兴文创,瓷绣品皆邀,名家始作,
系己造,竹木件尽由,乐主所为。
十二、妙境雕婴纹,最难措手,
梦笔生花曲,未易运筹。
十三、乐藏婴品,件件翠翠似玉,皆为宝物,
居观宏作,个个栩栩如生,亦属珍奇。
乐居主人
辛丑年五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