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设计
康定斯基与包豪斯—重读经典之《艺术中的精神》

康定斯基与包豪斯—重读经典之《艺术中的精神》

作者: efed18a4504f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21:00 被阅读6次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最著名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或许是最重要的奠基人。作为杰出的画家和文艺理论家,康定斯基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是直入内心毫无物质性的。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奠基人。现代设计和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或许也是最重要的奠基人。他是讲求设计“功利性”的。

格罗皮乌斯聘请康定斯基于包豪斯任教,二人与其它一些设计师、艺术家、工程师和手工艺师一起,开创了设计新时代。

然而带有功利色彩的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与纯粹的抽象艺术开创者康定斯基的艺术观契合点到底在哪里?

康定斯基心目中的艺术中的精神是人们对“表现什么”的追求,这是‘’对艺术本质和灵魂的追求,摆脱了艺术停滞期的那种物质化、客体化的追求‘’。

按照康定斯基的理解,所谓艺术的物质化、客体化,就是对“怎么表现”的追求。在康定斯基眼中,追求“怎么表现”的艺术家“一门心思,盘算用什么方法去复制客观的物象。殊不知,当技巧技法这些问题成为艺术的原则问题的时候,艺术的灵魂已经消亡了”。

这便是康氏与包豪斯理念的最主要的契合点:反对追求“如何表现”,反对学院式(当时的学院)的教学方式和艺术追求,反对具象的拟真的表现形式。这在当时的艺术领域和工业领域是普遍现象。

康氏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为例从感性上阐述绘画向抽象风格发展的历程,还以对梅特林克诗歌的文学特色的解读和德彪西音乐与印象派绘画的联系来说明抽象绘画的精髓,这大概是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最直觉的阐述,论述本身很主观,仔细咀嚼能体会到抽象绘画勃勃生机的真谛在字里行间跳动。

不过他也承认,最抽象的艺术形式是音乐,因为“没有自然对象限制的音乐在表达上不需要受特定的在外在形式的束缚,而绘画几乎一直都特别依赖自然的形式和现象”。无论任何类型的音乐,在自然界中并不以任何形式存在,鸟儿虽能鸣叫,并不成曲调,山川河流之声也并不能成为交响曲,然而音乐却常能激发人们的各种情感。

在书后半部分的画论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他对形式和色彩的理解理性而富有逻辑。色彩和形式,即便单独使用而没有拟真的对象,仍然能够表达含义,并且更纯粹更有内在驱动力,这样的论述已经引领我们逐渐走入现代设计教育三大构成的殿堂。这与格罗皮乌斯倡导的现代设计所应具有的合理化和标准化理念相契合。

多色彩组合 1938年 混合媒材 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中心 圆形 1939年 巴黎马格画廊

康定斯基与格罗皮乌斯的相通之处还在于都否认个性或风格是有益的。表达的重点在“什么”而不是“如何”,表达应该摆脱束缚直达内心,强调内在的深奥联系,反对为技法而技法。

不过就我个人来说,并不能完全赞同他对旧有风格的看法,遵从旧时的艺术法则,未必一定产生艺术的死胎,毕竟形式只是一种形式,今天的人们仍旧可以古为今用表达现时的感受,虽然时代不同,但古今人们心灵是相通的。经历了时间长河的考验仍能留存下来是最值得珍惜的。

然而对于今人来说,有一点无法克服的困难是,当年塞尚、马蒂斯、毕加索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突破旧有风格给当时社会带来的震撼,我们恐怕很难感受到,今天的我们已长久置身于抽象绘画等现代艺术的滚滚大潮中,已无法领略这股大潮潮头来时的惊天动地。

对于这些经典著作的解读,并不是想找到一条有迹可循的路径,而是为了体会当年的他们为寻找突破所思所想,了解要为此所付出的艰苦而孤独的努力,除此以外别无捷径,引用康老师的一段文字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

‘’除非有一天美学家们良知发现,意识到最先进的美学原则也不过是用来总结过去的,对未来毫无意义可言。在形而上的领域里,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呢?形而上的东西,怎么能由形而下的东西来总结呢?除了总结一番过去现成的理念,使其易于理解之外,理论还有什么未卜先知的功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康定斯基与包豪斯—重读经典之《艺术中的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kw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