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个很久不联系的高中同学菲突然打电话给我,由于是午休时间,旁边有同事在睡觉,我小声地回应着。她说来我生活的城市找工作,之前发展的小县城工资太低了。
我对她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十年前。那时菲成绩不错,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大学期间是社团和学生会的积极分子。本科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北京工作,两三年下来,工资上万,之后又与人合伙开了饭店,这在班上都是津津乐道的。
我打心底佩服那个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她,外表瘦小柔弱的她拥有强大的冲劲儿,很了不起。
后来,因为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工作,我们各自奔忙,渐渐疏远了联系。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她要离开北京回家乡小县城发展的消息,我还挺惊讶的。有一次我们毕业七八年后再遇见,感叹彼此变化都挺大的。是啊,看着眼前这位女同学,穿着几年前流行款式的衣服,皮肤暗淡粗糙,黑眼圈很重,根本不像实际年龄的二十几岁,而像经历过风霜的中年女人。
2
“哦,对了,能不能麻烦你借2000块钱给我?”她怯怯地说。
这个要求让我有点意外,很久不联系开口就借钱,在这个诈骗满天飞的时代,我下意识地提高警惕。
“我们也好几年都没见了,如果不是特别着急,今天一起吃个晚饭吧?”我故意换了个话题。如果她真需要帮助,等我了解清楚再借给她也不迟。
为了不让彼此久等,我建议定在折中的地方汇合。时间是六点。但是正要下班时,初夏的傍晚突然下起暴雨。但我还是风疾火燎地出发了。
赶到约定地,我打了个电话给她。“菲,我到了,你呢?”
“哦……我还在路上,你可以等我一会儿吗?”
“当然没问题,你可以告诉我你现在到哪儿了吗?”我猜她兴许也快到了吧。
“哦……对不起哦……车现在才走了三站路。”她支支吾吾地说。
大概半个小时后,她提着两个袋子姗姗来迟。
“不好意思,刚出门时路过衣店顺便买了套衣服,明天有个面试。”她解释道。
我微笑着和她打招呼,内心颇有些复杂,心想这么多年来,她还在为两千块钱向别人伸手定是有原因的。明知约了人,却不知道守时。明明就手头紧,却买了价格不低的职业套装。她缺乏对承诺的尊重,缺乏对自身的规划。
我们见面聊了很久,她向我讲述了这几年自己的心酸史。
北京合伙开饭店的时候因为遇上了不讲诚信的合伙人,投入的十几万血本无归;因为债务问题,男友提出分手;接着搞砸了一个很重要的案子,遭到公司解聘,找新工作又屡遭碰壁;心灰意冷的她一气之下回到老家;一个主攻知识产权的法务回到一个四五线城市能有什么前途,没有案子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两次因为个人疏忽错失了律师证的培训,没有律师证就只能拿行业内很低的工资……
听了她所描述的,我同情她的遭遇,但想了想,她所有的不顺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失误或者疏忽有关。
投资不慎,是自己当初太轻信人情,没有留下任何法律依据,何况自己还是学法律的;男朋友太势利,相处了三年其实早就应该能看出;找工作碰壁怨天尤人说社会太不公平,我想只要是能力足够大,用人单位绝不会轻易错过一个可用之才的;回到经济落后的老家,根本就是个头脑发热的错误决定;记错律师证培训的时间,并且还是两次,更是不可饶恕,有限的生命里你还能有多少个实习期?
“听你说了这么多,你这几年的运气似乎不太好,但是有没有尝试找找自己的原因?”
“有啊,但好像也不顶用。”
“找到不顺的原因,如果你没有从观念或者行动上做真正的改变,估计也很难有突破。”
……
“我不知道自己是你问的第几个人?但我今天不能借钱给你。工资低不是任何人向别人低头的原因?”
听了我的话,她低下头,没有说话。
我不能轻易地接济一个做事没规划无原则的人,这很容易让她依赖这种手心向上的生活,我就是想让她在目前的困境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她知道现在所承受的痛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分别时,趁她去洗手间的间隙,我给她包里塞了500元。也许这样,我的良心才不会不安。
3
很多刚入社会的新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憧憬,也抱着一颗热血之心。然而在生活中,总是因为太随意错失唾手可得的机遇,总是因为不自律陷入无序与迷茫,总是因为无原则让自己在原地打转。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疼痛,令人惋惜,但不值得同情。
青春只有一次,也只是人生中短短的一瞬,没有人的青春经得起浪费和挥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