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上下的妈妈带着四五岁的女孩去幼儿园。
妈妈问:你是谁的宝贝?
女孩:我是你的宝贝。
妈妈:你的宝贝是谁?
不知道。
你有宝贝吗?
没有。
我是你的宝贝吗?
不是。
为什么?你是我的宝贝,我怎么不是你的宝贝呢?
我不知道。
即使亲如母女,也不是“互宝”,也可能这女孩年龄还小一些,大了,就明白爹妈才是自己终生的无价之宝,不尽然,大部分都是父母不在了,才徒然感叹:子欲养而慈不待!为什么不能更早点意识这点,少留些遗憾呢!
爱的作用力不等于反作用力,在中国很普遍,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对孩子,特别是中国的孩子是不是更需要“爱的教育”?
201906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