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刚看完看《奇葩说》第三季。这曾是一个我并不很了解但却十分想看的节目,同样是辩论,但不同于传统的辩论赛,节目里辩手们针锋相对时的各式各样网络词语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和网络脱节,如同农民进城一般张大耳朵。节目讨论的话题,却都是时下发生在我们身边,节目两种观点的碰撞忽然让我忽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主动思考了。”
什么是主动思考?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写到学习是理解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记住更多信息。我们需要带着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不是“不人云亦云”,面对信息,我们要有自己的态度。
如今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业时代有着极大的不同,最核心的不同体现在信息量。工业时代,我们只通过报纸、电视媒体、广播、书籍等媒介,在一定的时间与地点获取信息。如今,我们依托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终端,将自己接入互联网从而无时无刻获取到信息。这种转变,使我们处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接收”这个动作已经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筛选过滤信息已然不易,“主动思考”更是难能可贵。
然而,单纯的获取信息而不主动加工会使我们趋于“同化”。我们聊着头条,分享着主流媒体灌输给我们的观点,吃着网红饭店制作的食物,穿着“爆款”的衣服,希望自己有锥子脸,甚至“马甲线”都要成为新的社交“刚需”。我们的生活在看似不同,却日益相同。
不去主动思考,已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在减肥这件事情面前,我是一只经验丰富的小白鼠:食肉减肥法、断食减肥法、轻断食减肥法甚至咖啡苹果减肥法我都曾尝试。曾经的我不知道减肥与减重的区别,只追求体重的下降。我从未思考过每一种减肥方法的原理,适用人群,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概念:“用这种方法可以减体重!”这一狭隘的概念,使我的身体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代谢下降、消化不良、容易头晕。而我在那个阶段对身体发出的不适信号不管不顾,还继续尝试网络上各种新奇的“减肥方法”。
如今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被人标识,拥有不一样的标签,说出不一般的观点。然而时间又十分宝贵,如何快速成为一个“特别”的人,主动思考是最快捷的方式之一。经过主动思考输出的信息带有思考者天然的性格,这样的信息一定是独特的。
康德在《何谓启蒙》中写道“不成熟是不经他人指导,就无法运用自己的知识。”在《吃的美德》中,作者朱利安对此进行解读“启蒙要求自有地在各类事务上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智”。
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可以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我正式通过对信息的加工,知晓了轻断食不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也知道节食减肥对自己身体的危害。现在的我通过不断学习健身知识,通过健身和合理膳食保持身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查理德德威特在《世界观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里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我是,我存在”,我们是唯一可以证明我们存在的主体,证明我们的存在是通过思考进行的。
主动思考会使我们受益良多,还等什么呢?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