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施暴者应勇于反抗
最近我在头条上看到一个初中女生遭受校园暴力的视频。在视频中能清晰的看到被打女生一动不动,任由旁边的施暴同学暴打却毫无反抗。除了施暴同学的行为被谩骂,指责外,我对被施暴同学的完全不作为感到气愤。
类似这样校园暴力方面的新闻,视频真是比比皆是。你会发现,所有校园暴力事件的被施暴者都是不反抗,不作为的。
因为他们不开口制止,不还手,不逃跑,反而助长了施暴者发生施暴行为时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气焰。
纵然是反抗也不能避免被施暴,但你的强硬态度也许会对他们有一点震慑力,行为抵抗不过,但强大的气势要有。反抗不过也要反抗,才是还给施暴者的一个真正的反击,才是真正的对得起自己。
否则,懦弱会加深施暴者对自己的伤害,让自己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最后会因无法走出害怕,恐惧,崩溃的内心而做出无法预估的行为。
02 作为弱小的旁观者也只能旁观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角易瑶因无法承受校园暴力而最终自杀。与她有关的弱小旁观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经历这悲伤痛苦的一切而爱莫能助。
电影中和易瑶从小一起长大的齐铭因她得性病被全校孤立,霸凌时,他选择了沉默。曾经的感情那么美好却也抵不住恶意谣言的攻击。
作为目击好朋友被校园暴力的旁观者,他的不信任,不作为比那些制造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更让人愤恨。不过愤恨归愤恨,但其实,若大多数人遇到朋友被校园暴力时,都会变成“齐铭”。因为趋利避害是人性使然。
当易瑶被几个女生欺负到流泪时,谷丹想要递送纸巾却没有勇气;当易瑶被诬陷是杀人凶手,情绪崩溃到要跳河自杀后,其中一个女生满含泪水委屈说到:“其实我什么都没做”时,被谷丹霸气狠狠的给了一个巴掌。
谷丹是弱小的,弱小到掩饰自己对易瑶的同情和不能挺身而出的无奈。可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弱小的,还没有强大到会为了他人而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校园暴力的被施暴者。
付出勇气不能盲目。做任何事能付出勇气的前提是不惧怕无法承担的后果或是不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
因为校园暴力仅凭个人的勇气是无用的,就像顾森西,他是易瑶经历校园暴力事件后唯一支持她的人。
他教她反击施暴者,他的关心和鼓励让易瑶在灰暗的校园生活中看到了一丝光亮。但仅仅凭他一人力量终究是没能战胜这场校园暴力带来的悲惨结果。
制止和防止校园暴力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只可惜,对于目前来说,大家的力量很难获得,因为同学们的反校园暴力的意识薄弱,无法统一。
03 被施暴者变成施暴者
唐小米因经历了校园暴力而产生了报复心理。因为她无法还击施暴者,她就施暴比她弱小的易瑶来释放自己的怒气,缓解内心的痛苦。
她从被施暴者变成了施暴者,制造了下一个校园暴力。可见校园暴力对被施暴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极端心理和消极思想,继而形成恶性循环。
04 告诉孩子要学会强大,当被欺负时要勇于反击
校园暴力现象本就是学生以强凌弱,即便学校每天宣传学生间要互相友爱,尊重;政府设立制度来惩罚暴力行为,但这种现象仍然无法消除。因为每个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是否具备和平相处,团结友爱的意识不只是依赖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宣传教育,更多的是来源于家庭教育。
既然无力消除校园暴力的现象,为了让孩子能避免经历霸凌事件,就得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他要学会强大,当他被他人欺负时,要勇于反击。但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以强凌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