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散文杂文小品
世界文艺史的三怪杰之二

世界文艺史的三怪杰之二

作者: 幸福在右岸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09:54 被阅读0次
贝多芬

              贝多芬

      弥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被称为世界文艺史上的三怪杰,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上帝给了他们一分才情的同时,也给了他们几倍于天才的磨难。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是苦难成就了天才。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经常酣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他的童年生活是悲惨的,没有一点温暖和乐趣。父亲为了发掘他的音乐天斌,在他未满四岁时,贝多芬就要么被整天做在钢琴前,要么和提琴被关在家里。幼小的他,不停地重复着枯燥而而繁重的练习,渐渐地让贝多芬厌倦了音乐,可粗暴的父亲,迫使着他继续学习。庆幸的是,他那一颗好学的心,竟然没有被压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贝多芬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在十一岁时,加入了以戏院乐队,用微薄的工资,补贴家庭的开支。

      贝多芬的母亲温柔贤惠,默默无闻地照顾着贝多芬。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的母亲因为长期的辛勤劳作,患上了肺病。在贝多芬十七岁那年,终于没有逃过病魔的恶爪,悲惨地离开了人间。贝多芬失去了深爱的母亲,孤独和痛苦折磨着他的心。家变得越来越冷清,他的父亲自暴自弃,整日不醉不归,挥霍完了家里最后的积蓄。一个完整的家,就这样散了,这些伤痛,给贝多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贝多芬生活的残酷,远远不止枯燥的童年和痛苦的青年。在贝多芬二十五岁以后。病魔就如影相随,不断地折磨着贝多芬。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就像永不停歇的火车,在他双耳旁驶过。他的耳病越来越严重,听力模糊,最后,无可救药的失聪了,他在万般地无奈之下,生活在了另一个寂静的世界。这给贝多芬的生活和音乐创作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隐忍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

        贝多芬一生坎坷而悲惨,没有建立家庭。晚年时,他仍然孤苦伶仃一人。生活极其困苦,他没有经济来源,不得不四处向好友求援。按他自己的话说:"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

        丰子恺曾说“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晚年失聪的贝多芬,把音乐当作他的避难所,他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不顾双耳的轰轰作响,一件又一件地完成着他的作品。他死一般沉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退缩和屈服。他用顽强的意志鼓励着人们。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摇旗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深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在厄运中,不屈不挠斗争、学习的人。

    贝多芬在逝世前一年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磕睡,也只为要它醒后更兴奋。我还希望再留几件大作品在世界上,然后如老小孩一般,我将在一些好人中间结束我尘世的途程。”

      集传奇和坎坷于一身的贝多芬,勤劳了一生,他得到了真正的安宁,幸福地安眠着!

                            资料来自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文艺史的三怪杰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lsf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