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书或电影,能记住的一般是观后的感觉,和深刻的剧情。在人生里的一些“高光”时刻,自己也像是过了一把当主角的瘾。
小学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拒绝了老师的一个请求,结果坐了一学期的冷板凳。那一次,我没有看到自己的骄傲。
还是小学时,跟班里最野的男孩子狠狠打了一架,把书桌砸了个稀巴烂,被罚坐在凳子上听课写作业。那一次,我没有看到自己同样的野性。
中学时,刚学过的数学立马就忘,于是课后或晚自习时总是“霸占着”数学老师。结果老师每次上课仿佛只是跟我一个人讲。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过度的认真和些许惭愧。
还是中学时,当了学习委员,第一次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抄了满当当的生物作业,字是极其正经的难看。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的奋劲和决心。
大学时,不舍对歌曲的爱,自告奋勇站起来用细蚊之声唱完了那时最爱的《红色石头》(《十八岁的天空》片尾曲),队伍末尾的同学还鼓励我,赶紧开始唱啊。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梦想的破灭和自己的胆怯。
大学时,自己的文章被登在读报廊的橱窗里,半夜偷偷撬开橱窗把那份报纸给偷了出来。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自信。
……
最近一次,自己的文章在《文字之光》的交流群里被众多友友点评,心跳不平仍特别认真地准备了自荐语。这一次,我看到了自己的热爱。
原来,小时候,我是个调皮的野孩子;中学时,自己是个努力向上的学生;大学时,想追梦又心怯;如今我是个爱学习的有梦想的人。如要多了解自己,不妨回看人生里难忘的瞬间或片段,因为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不管多微弱,总有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