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书,其实2016年就加入了,只藕断丝连罢了,只这丝有时好长。
从断断续续更文,到偶尔到此一游,到几乎绝迹,再到今天的持续更文100天,值得做个复盘:
01
文字比从前有了进步,思维的深度厚度得到延伸,视野更加开阔。
自2016年开始的自律式阅读,虽说断断续续,是无书单无计划的盲读,仍非常重要,对输出表达仍有所提升。
尤其是阅读王小波,不论其小说还是杂文,独树一帜。明白写作目的,不是去苦心孤诣地诲人不倦,故作高深,而是让人读来轻松有趣。
王小波跳跃式写作方式,恣意纵横四海,驰骋八荒,强大到爆棚的调文谴字能力如苏州园林,一步一景,景中又景,随意的蹙眉回首间,皆是妙景。
读来让人由衷一笑,莞尔一笑,含泪的苦笑,拊掌大笑……绝非有些小品,不笑伸出铁钩来挠你。
“因为支撑我们生活的不是物质财富是情怀。”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触及困扰、黑暗与荒诞,又给世人以希望与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断舍离》倡导并随时可身体力行的简单生活,相映成趣。
只是上帝身边缺乏有趣的灵魂,急急请去,寂寂然空留一座桥,好不人道。
还有美籍作家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以史论证五千年中华文明,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渊源,权且是对当今中国的诠释与理解。
霍金《时间简史》巨人亲自导游,与你同游时光隧道、宇宙八荒。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感受人类螺旋式的加速度发展进程,惊心动魄的未来世界。
刘慈欣《三体》,宏大想像力,展示穿越时光阻隔后的人类社会。
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清单革命》,提示科学的时间管理、人生规划意义。
毕业于北大的新疆小伙艾力《你一年8760小时》,凭着锲而不舍的一股闯劲,硬是打开一方天地,教你“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你勇敢面对,因为“恐惧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你脑海中的衍生物”。
村上春树《眠》,精短小说,精湛的文笔,恰到好处的节奏把控,扣人心弦,美艳动人,把小说写到“美艳动人”也就村上春树吧。
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抽丝剥茧,不着痕迹地逐一拆解,穿越时空的谜团,嗅出潜在深处的人之孤独味。
《白夜行》居然没读完。
阅读,让你眼中的日月星辰更加璀璨,让人世生活更加美妙。
02
日更以来,或与阅读也有关,随时有东东要涌出笔端。
从以前的头脑空空没什么可写,到如今的文思时有涌动。正写着一个主题,脑子又冒出别的,需要赶紧记下来。
有时手机里同时好几个半成品。等完成了正在写的,再写别的半成品,似乎那份热情已消减,再聚拢不起来。
再写也是勉强的生拉硬拽,不似文字个个兴奋地跳跃着,扑面而来。
于是,手机里总有一些半成品,甚至时日一长,变成日益陌生的半成品。
探究个中原由,或写文章需要一气呵成?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灵感吧,转瞬即逝,杳无踪迹。真正写好文,还应该有框架,没有框架何以安放?那就自行解散了,何处去寻?
终究靠一丝旖旎片羽,只勉强划拉点小文,长不了大出息。
还是要按步就班地从基础优越,确定中心主题后,搭出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内抒写内容,这才是长久之法子。
就是要先有写作大纲。
主题思想☞文章构架☞具体内容
03
加入简书大家庭,接触、相识到许多努力拼搏、积极热情的简友,不分性别,不论年幼,因为我看到还有小朋友的身影。
每日相互串门,开心阅读,留下红心点赞,热心评论,甚至还想着时时关注,手机一响,看到有简友更文,有什么大作呢,嘴角上扬,点文开读。
时时感受志同道合、互携共进的人类美好情怀,彰显出了简书“创作你的创作”之初衷。
深感水平有限,只求低调行文,努力借鉴学习,仍怕被取笑,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创作虽说抒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
受到众人鼓励,终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开心之事,何惧前行路上多不平。
只是有些不明了村里的改革举措,让写作者难能静心于写作,时有伤感。
有段话描述曾经的村再恰当不过:
有的在释放情怀感悟人生;有的是借地蜗居寄放灵魂;有的在依托平台盘剥碎银;有的是籍此跳板成名江湖。
或许再坚持坚持?莫泊桑说的:“生活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
希望未来的村改重点仍在写作上哦。
04
下一步计划:
① 早起,爬山,跑步,永远在路上;
② 早睡,睡前冥想、打坐,永不停止;
③ 把简书日更,坚持到底;
④ 继续绘画,学会观察、欣赏美好世界;
⑤ 继续阅读,或许六月份选定个阅读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