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行动中成长的卫婷
时间:14号,15号
坐标: 上海(准确地说是15号)
目标:
1.参加得到F4(薛兆丰,刘润,李笑来,万维刚——订阅人数超过十万的四位老师)的线下大课——知识大通关
2. 参加007不写就出局线下聚会——牛人


故事4:
现场听四位老师讲知识大通关
上午两位老师,薛兆丰和刘润老师,下午两位老师,李笑来和罗胖(替万维钢老师讲)。
如果非要和大家分享我只能和大家分享更多李笑来老师讲的内容,或者说更多能听懂李笑来老师的。第一,我每天都看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并且最近每天在复习专栏并写一篇文章。虽然我还订阅了薛兆丰老师和万维钢老师的专栏,但没有系统听过,所以,其他老师的我能说我听的不太懂吗?第二,我晚上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只有李笑来老师讲的内容比较轻松我没有发困,其他老师讲的时候我真的好困,眼皮掰都掰不开(真不是老师讲的不好,只是我水平有限),想睡又不敢睡,不舍得睡。

下面和大家分享下从每位老师那里得到的,也算是给自己的复盘吧,但我只说我能讲清楚并且能和我产生联系的。(有可能我理解的意思和薛老师讲的不一样)
薛兆丰老师——北大经济学教授

那么多知识,我们到底该学什么?
知识那么多,我们到底该学什么?相信我们有很多人都有知识焦虑,这么多知识,这么多专栏哪个都想学,哪个都想订,或者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结果学了很多好像也没学到什么。
学习要有所选择,先选择目前相对来说对自己更有用的知识,比如我订阅了五个专栏,但目前我基本只看《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只听《武志红的心理学》,因为这两个对我现在的成长,生活和工作更有直接促进作用,其他的专栏只能等自己的成长进入下个阶段再学习了。
按薛老师的话说,跟生活无关的知识,学不学都不要紧。
计算成本永远要纳入看不见的因素
这点李笑来老师专栏里“看不见的成本”这一篇提到过,所以我听懂了。
比如你去停车,你选择停在了不用交费的路边,表面上看你是省钱了,停车的成本降低了(暂时收益陷阱),但其实你看不见的成本是,第一你寻找停车位的时间,第二你的车有可能被贴条,被扣分或被拖走的风险,这时间和风险都是看不见的成本。
用薛老师的话说,看见看不见的才是地道的。
刘润老师——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CEO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CEO——用商业思维做事情
案例1.
月入八千的出租车司机。其他司机以天以月为单位算自己的收入,这个司机以分钟以小时为单位算自己的收入,为了节省时间他宁愿让顾客少付钱走高架,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还可以再拉别人。
他很会观察客人,比如上午十点在路边一对小情侣和一位西装革履提公文包的人,拉谁呢?小情侣可能会去附近逛街吃饭,路程不远。西装革履提公文包的人这个时候出门可能会去更远的地方,而且公司也会报销。
案例2.
一个爸爸迅速找回离家出走的孩子。一个孩子离家出走了,奇葩爸爸在网络上发寻人启事时并没有发一张孩子中规中矩的照片,而是发了一张孩子穿着比基尼开心笑的照片,照片一发出去引来无数网友围观和奇葩评论,这个孩子迅速被找到。
我想这一点就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动脑子的,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和成功概率。
掏出钱做事才有责任感——用商业逻辑做公益事业
一个厉害的外国人(没记住名字)到亚洲一个国家做公益,捐学校捐书,他不是没条件地捐钱,而是要求当地政府也投入一部分钱他才会捐,否则他不捐。因为只有当地政府也拿出一部分钱,才会对这个事情负责。
用刘老师的话说,这叫权责利统一。
我想到的是免费社群和付费社群,比如一些打卡群,相对来说付费群的打卡率和完成任务率应该会相对较高,尤其是那种不完成就扣钱的,因为掏出了一部分钱,因为可能会失去一部分钱,自己对这任务的完成会产生更多的责任感。我的理解是,如果想组织一个真正有效的社群,只靠真心和免费未必有人领情和重视,也许付费和严格的规则更有利于大家去主动行动,比如每天统计公布完成任务人的名单,完不成任务就罚钱或出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竞争不够的话企业就会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可以把下面的一个大组织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竞争,然后干掉失败的小组(怎么干掉我说不清)。我想这个和企业,单位有绩效考核,然后根据绩效划分工资等级也是一个道理吧,让员工之间进行竞争,提高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新力。我又想到,我和老公其实也在互相竞争,我们要看谁先达到自己的目标。
李笑来老师,我的大脑升级老师
长期畅销作品《把时间当作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人人都能用英语》,《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

其实李老师讲的内容并没有太多新的,但是同样的话,正确的话通过读和听重复地输入多次,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践行正确的道理,比如知识就是力量,分享给别人,影响别人一起去践行。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益的就坚持做下去,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没有支持和鼓励也无所谓,有了支持和鼓励就把它当成额外的奖励。
2.投资完全靠自己,决策自己做,选择自己做,责任自己担,如果你需要问别人那就不要投。
我的理解,投资也是要靠背后的智慧的,什么都不学,看别人挣钱了行情好了就去投钱,行情不好了就卖掉,这种人只配当被收割的“韭菜”。如果投资有这么简单容易的话大家都成富翁了。投资一切责任在自己,问别人你挣钱的话也不会拿钱去感激人家,赔钱了就会骂人家。
3.不要自己一个人成长,要共同成长,要和家人最亲的人一起成长,要和朋友一起成长,要和这个世界一起成长(适应世界的改变)。和大家一起成长自己也会成长的更快更持久,因为身边人的互相影响也很重要。
4.有三种人
活在过去的人,相信这个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不会去主动做事。他们总会说,以前怎样怎样,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的改变,进而自己也不会随着这个世界去改变。
活在当下的人,只能平庸。因为没有提前为未来做准备,当机会到来时总是赶不上趟,那机会总是别人的。
活在未来的人,思想在未来,行动在当下,有目标,不满足于当下,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当下就开始行动去让未来的目标变成现实。
5. 想象一个你的未来,比如三年后的自己,现在就把自己当成三年后的自己去生活,去真正的活在未来,就像彭小六的那本书名字一样,《让未来现在就来》。
6.一个老鼠实验,老鼠(会游泳)被扔到泳池里不停地打转,用胡须感应上岸的方向,会游到岸边,而如果剪掉老鼠的胡须扔到池子里打转一会儿老鼠就会放弃然后被淹死,因为没有了胡须便无法感应岸的方向,失去了生的希望而自杀。
我们人遇到的挫折就像是老鼠被剪掉的须,会磨掉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有再生须的能力,要有再生希望的能力,因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
人要有坚定地盲目地疯狂地相信自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7.信誉是唯一的未来资产。
8.不要做画大饼的人,要做站出来已经做到的人。听到说出来都不是自己的,知道了别人不知道道理不代表自己比别人牛,只有把道理做到了,这个道理才变成自己的。
9.要比坏人更强才有资格做好人,否则会被坏人灭掉。不要因为有坏人或打击自己的人而灰心,回应打败这些人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10. 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当个好人,对任何人都要友善,比如对服务人员;不对别人的恶言进行反击和评论,因为会浪费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在这上面浪费一分一秒。
11. 每日写作3000字(忘了什么时候开始了,应该是很早李老师就有这个习惯了。)这也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基本以成习惯。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梳理大脑,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写得越多,对自己的了解也越多,因为在脑子里想想和写出来是不一样的。
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博弈论(罗胖代讲)

罗胖讲的博弈论太好了,虽然中间把自己绕进去一回,但立马挽回局面,不慌不乱,可惜我没听太懂(还有困),关于博弈论我就能说出来一个点。
打牌的时候要学会“唬”其他人,尤其是和熟人打牌,你不要拿到好牌的时候有某种固定的反应,拿到差牌的时候有某种固定反应,这样时间久了别人就会根据你的反应猜出你的牌的好坏。
可以“狡猾”一点,有时拿好牌的时候也表现出拿坏牌的样子,拿坏牌的时候也表现出拿好牌的样子,去迷惑其他人,让他们猜不透这时你拿的到底是好牌还是坏牌。
最后,说实话,这次线下大课当时听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干货,但梳理下来还是得到很多的,其实每次听课我们不可能把老师讲的每个点都得到,哪怕只收获了一点,把它实践起来变成自己的,这节课就是值得的。
还有提醒自己以后再出去要提前一天白天到,省得发生晚点等突发情况,晚上没休息好听课可真是痛苦。
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下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