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禅”是我为每天两次,每次两分钟的刷牙时间所起的名字。这短短的时间是忙碌白天的开始,和夜晚故事的终结,刚好可以将晨起的两分钟用来思考一项今日改变,再用睡前的两分钟回顾一天的得失体悟。这个训练成功的时候很少,往往是思绪任意游荡,在链接中穿梭而不能聚焦。也许跟现代焦虑症和犯懒症有关。思考的肌肉不使用,久而久之也退化了。
你有没有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想做的事情无法完成?后台有太多程序在跑而理不清思路?经常找不到东西?
以上就是现代焦虑症的显著表现,几乎总是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了与这种顽疾对抗,我试着运用以下方法解除懒怠惯性,并在实践中尝试不断优化它们,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例如通勤、排队、等待的时候,多用kindle阅读,少刷手机看无营养的八卦新闻。如果戒断手机上的各类讯息难以一蹴而就,可以缓而图之,先将频率由每天查阅几次变为每天集中查阅一次,再将频率逐渐减为每周、乃至彻底放弃接收一些信息。抓紧即使是五分钟、十分钟的空当,也够我们完成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减少持有的物品和保存的信息。简约的生活方式使人轻松,过多的物品会在不知不觉间消耗我们的能量。定期清理物品,保持房间整洁,购物前仔细斟酌,省下钱和空间,心情也会爽朗。网络时代,收藏信息太轻松,往往一瞬惊艳后就被束之高阁。屏蔽无关紧要的信息,理解和内化那些有用的,方为收藏的真谛。多数时候,干货只是个引子,还需要深入阅读、付诸实践,才有收效。
另一个方法,是写下各种想法,清空头脑。能停留在笔端,思绪就能消弭紧张,平静下来。回家后先不要忙着瘫在沙发上,写一写接下来三个小时的计划,想做些什么——你会发现属于你独立支配的时间真的少得可怜,哪还有去挥霍和消磨的功夫?连用来涂指甲油都觉得浪费。睡前整理好第二天的计划,待办事项一二三件,提醒自己不要无所事事。平时及时捕捉和记录转瞬即逝的灵感,勤于笔耕和表达,多锻炼输出能力,与他人保持连接和交流。输出时会发现打结的地方,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的地方,那就是逻辑或知识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弥补。
在这步履匆匆、旋转不停的时代,当时间和空间终于有一定空余时,我们心内或会有不安的感受——往常都被各种信息塞满了,没有呼吸和思考的空隙,现在静下来,就像突然关掉了嘈杂的背景音乐,静的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是回归本真的开始,也使人有些不习惯。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如果只是一味被动接受,倒辜负了这难得的特质。近来着重练习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清纷繁头绪,尝试发表清晰的观点、乃至形成独到见解。
若想治愈现代焦虑症,还有一条重要的心法——学会与别人不同,开心与别人不同。不必去跟随和迎合,做好自己的事,自能吸引到同类。
一管牙膏,不知能见证多少新的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