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十九)EM:期望最大算法

作者: 致Great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00:06 被阅读9次

1 EM算法简介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期望最大化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hidden variable)的概率参数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

在统计计算中,最大期望(EM)算法是在概率(probabilistic)模型中寻找参数最大似然估计或者最大后验估计的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赖于无法观测的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e)。最大期望经常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数据聚类(Data Clustering)领域。

未观测变量的学名是“隐变量”(latent variable)。EM算法是常用的估计参数隐变量的利器,它是一种迭代式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若参数θ已知,则可根据训练数据推断出最优隐变量Z的值(E步);反之,若Z的值已知,则可以方便地对参数θ做极大似然估计(M步)。

于是,以初始值θ0为起点,可迭代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收敛:

  • 基于θt推断隐变量Z的期望,记为Zt;
  • 基于已观测变量X和Zt对参数θ做极大似然估计,记为θt+1

2 抛硬币例子

我们现在考虑两个抛硬币的例子:

"给定两个硬币A和B,随机抛掷后正面朝上概率分别记为 p'和'q'。每次随机选择一个硬币并投掷。有以下观察序列:H A H A T B T A T B H B H B T A H B H A T A T A H A H B H A T B,从给定数据估计出'p'和'q'的值"。

我们很容易计算出p:



相似地可以计算出q:



这很容易,因为计算未知参数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是可获得的。但是,如果硬币上的标签(A和B)被隐藏起来,不知道每次投掷哪个硬币。鉴于A和B硬币同样可能被选中,那我们如何估计未知参数'p'和'q'?

我们将尝试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来解决问题。在每次迭代中,我们有两个步骤,'E'步骤和'M'步骤。

“E”步骤(期望):

  1. 首先初始化p和q的值(初始猜测)。
  2. 我们不是说掷硬币来自特定的硬币,而是说它以概率为'x'来自硬币A,来自硬币B概率'1-x'。
  3. 计算每枚硬币的正反面期望数量。

“M”步骤(最大化):

  1. 从“E”步骤计算步骤3中每个硬币的正反面期望的对数似然,类似于MLE计算。
  2. 最大似然估计出隐变量,并重新估计p和q的新值
  3. 使用新的p和q值重复“E”步骤,直到它收敛为止。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其中进行了5次实验并且在每次实验中进行了10次抛掷。(使用两个硬币)。



我们从对未知参数进行初始化猜测,假设p = 0.6和q = 0.5。让我们进行第一轮实验。将此观察序列称为'S',我们想要估计观察'S'来自硬币A的可能性是多少,即P(A | S)。回想贝叶斯定理:



P(A)是选择硬币A的概率,它是0.5(因此是P(B)),因为我们知道每个硬币具有相同的被选择的概率。P(S|A)是观察的概率,因为它来自硬币A,即使用二项分布,我们推断它是:

同样地有,



P(S)是观察序列的概率。由于观察可以来自硬币A或硬币B或两者,因此:

然后可以得到:

将初始猜测的值代入p = 0.6和q = 0.5,得到P(A | S)= 0.45,因此P(B | S)= 1-P(A | S)= 0.55。

因此,给定观察序列S,它来自硬币A的概率是0.45并且来自硬币B的概率是0.55。因此,来自硬币A正面期望数量 = 5 * 0.45并且反面期望数量= 5 * 0.45,类似地,来自硬币B的正面的期望数量= 5 * 0.55并且反面期望数量= 0.5 * 0.55。对其他四个实验重复相同的期望(E)步骤,我们得到硬币A 正面期望总数= 21.3和反面期望总数= 8.6,类似于硬币B,正面期望总数= 11.7,反面期望总数= 8.4

因此,对未知参数p和q的新估计是:




上一步是“M”步骤或最大化步骤。我们重复上述EM步骤,直到'p'和'q'的值收敛。在这个例子中,'p'和'q'的值在大约10步中收敛到最终值p = 0.8和q = 0.52。

以上是EM算法应用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它用于表明给定具有缺失数据(含有隐变量)的参数估计问题,EM算法可以通过生成对丢失数据的可能猜测来迭代地解决该问题,然后通过使用这些猜测来最大化观察的可能性。除了简单的投掷硬币示例之外,EM已成功用于训练隐藏状态的HMM,EM也用于 聚类应用半监督学习

3 EM算法推导

上面是EM算法的一个简单感性的例子,下面我们看看如何用数学推导EM算法。在引入EM算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3.1 凸函数(Convex Functions)

定义1 假设f是在区间I = [a, b]的一个实数函数,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说f在区间是凸函数,

此时,∀x1, x2 ∈ I, λ ∈ [0, 1]

定义2 如果-f是凸函数,那么f是凹函数.

定理1 如果f(x)在区间[a,b]上二阶可导,并且f''(x) ≥0,那么f(x)在[a,b]上是凸函数
证明


结论1 在(0, ∞),-ln(x)为凸函数,ln(x)为凹函数
证明

3.2 Jensen’s 不等式

在区间I上,f是一个凸函数,有x1, x2, . . . , xn∈I,λ1, λ2, . . . , λn ≥ 0,

并且
那么有

证明



因为ln(x)为凹函数,那么有

结论2 Jensen's不等式同时也证明了算数平均要大于等于几何平均


证明

3.3 EM推导







待续。

4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十九)EM:期望最大算法

    1 EM算法简介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期望最大...

  • 机器学习(十):EM算法与GMM算法原理及案例分析

    一、简介 EM算法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简称EM,...

  • EM算法

    EM算法 EM算法基本思想 ​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

  • 十大经典算法(九)

    十、EM算法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为期望最大化...

  • EM 算法

    参考: 从最大似然到EM算法浅解 (EM算法)The EM Algorithm EM算法及其推广学习笔记 EM算法...

  • 期望最大算法(EM)

    EM算法 历史 1977年,DempSter首次提出EM算法。 例子(感受隐变量) 假设四种实验结果,发生的概率依...

  • EM 期望最大算法

    1.极大似然估计 众所周知,极大似然估计,只是一种概率论在统计学的应用,它是参数估计的方法之一。说的是已知某个随机...

  • 聚类算法 - EM

    一、算法简介 EM(Expectation-Maximum)算法也称期望最大化算法。EM算法是最常见的隐变量估计方...

  • DataWhale-03-EM算法

    理论部分EM算法,全称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Algorithm,译作最大期望化算法或期...

  • 从似然函数到EM算法(附代码实现)

    1. 什么是EM算法 最大期望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又译为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机器学习(十九)EM:期望最大算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sk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