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书房 文人心中的理想情境

书房 文人心中的理想情境

作者: 吾正道芢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15:23 被阅读0次

自古及今,富者筑楼,贫者一席。书房的布置不在于华丽,而在于表达主人内心的情趣。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书房或筑于水滨,或造于山间;或藏诸市井,或隐于郊野。

但总有一点是书房应有的品质,那就是清雅,书房的精致有品位,中国人的传统书房是,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


书房是中国文人放牧思想的精神田园,他们都拥有浓浓的书房情结。有一方安静、文雅的书房,是他们平生最上心事。

书房除了作为物质空间的居所以外,还作为精神空间颐养着主人的心性。

在这方小天地里,表达文人骨子里的理想情境。

书房是个美妙的地方。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进入这个小小空间,宛如到了一片净土。


现代文人书房体现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其最大特点:庄重典雅及严肃的气度;是潇洒灵动及飘逸的气韵,象征了超脱的性灵意境。如在室内设计中陈设一些原始情调的饰物,增加自然的意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有“新中国风”效果。

先看文房四宝,其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荷塘月色澄泥砚台

文房四宝五台山澄泥砚荷花青蛙砚台,为四大名砚之一,雕刻精致,质地细腻,注水不固,遇寒不冰,发墨不损毫,滋润胜水等特点,可与石资佳品相媲美。

砚面镌刻名言正符合主人“出于泥而不染”处世之道。

除了文房四宝,文人的书房里还有第五宝即水盂,又称水滴。

瓷器水盂

水盂小巧而雅致,富有情趣,是书房中的贮水小罐,为砚添水用以磨砚,若用碗碟替代,那就决非半点意境了。青花瓷、漆器、铜乃至水晶等等,众多不同质地的水盂,增添文人无穷“雅”趣。

铜水盂 陶瓷复古铁锈水滴壶

景德镇陶瓷复古铁锈水滴壶砚,仿铁设计,釉面光滑。锈迹斑斑的表面,好像述说历史的沧桑。

还有文房四宝黑梓木浮雕镇纸镇尺。

书房中抚琴,也是文人的一种雅好。有音乐才会有生活。

悠远的琴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淡泊的琴声“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琴声最宜伴月“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琴声也可对酒“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古筝又名汉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这古老民族乐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

此筝为上海特制,框架桐木,筝首、尾、四周侧板为老红木(缅酸枝)名贵木材,音质颇佳。

书房内,择靠窗位养一盆文竹,在伏案之余享赏玩之乐,也寄托高洁品质之大志。

书房最是养性之所,养性又必属花草,皆是君子寄托情怀之植物。


古人讲,入香兰之室,则久而受其香。在与美好植物相处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也会发生改变。

而墙上挂兰花国画风水画也突显香兰之室之品味,体现主人之心境。此画为明清著名画家关昌硕兰花复制名画

炉为文房百器之首器。书房中常设香炉,篆香缭绕,将人引入高山流水的冥想,带入旷远澄澈。

铜炉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烟气氤氲,仿佛有红袖添香。

纯铜古典禅意音乐悬挂祥云熏香香器,铜陶结合,实木底座,工艺细腻精湛,色泽对比鲜艳,精巧的烧蓝工艺,炉盖镂空雕刻,炉身两侧雕刻祥云图案,颇有手感,精美典雅,颇具禅意,寓意吉祥。闲适之时,点燃一盘沉香,观白烟盘旋,感受人间诗意。

景德镇陶瓷玲珑瓶,瓷器薄厚均匀,线条优美协调,釉面光滑细腻,素静淡雅,简约而不平凡,平凡而不庸俗。

玲珑瓶画面表达了古代读书人最高理想,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也寄托现代文人,数十载辛苦,一举功名成的崇高夙愿和内心情怀。

博古架摆放景德镇青花瓷仿古瓶。八宝纹是古代文化常见吉祥纹饰,经常与莲花组成图案,连理托八宝呈现吉祥。

青花瓷仿古瓶

“一 桌 一 椅 一 方 几,一 窗 一 屏 一 天 地”。书房讲究的不是空间大,而是明净,使心舒畅。


书房的陈设最属实木。因为木头既有复杂的纹路记录时光的变化、岁月的记忆,又有温和敦厚的品质天性,贴合中国人的心性。

所以只需在书房里添置少许木质镂花或竹、藤制品,心里非常安然。

禅意新中式书房组合老榆木仿古书桌椅

书房,可以吟诗作画,弹琴对弈,欢欣会友,岂不乐乎。

书房要高洁清雅,心神俱静、陶冶性灵,如同斋戒一般。

书房栽上一些小花小草,仿佛将山水间的幽静带到眼前。

书房于案头摆上一盆紫金莲,清新怡人。中国传统文化紫金莲是:紫代法身德,金代表般若德,莲代表解脱德,三种功德。象征华丽,给人高贵,象征着庄重活沃,明朗 ,温文,鲜明。

书房还有“文房清供”,它既是指书房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赏玩之物。并非玩物丧志,恰是志向归宿。

酸枝木小古玩摆件架

虽说中式书房要求简约雅静,却不意味着简单,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体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生活情趣。

每个雅件,都是通向五官五感的精神享受。

水点桃花瓷器茶壶

古董瓷器茶壶为陶瓷研究所上世纪七十年代款-水点桃花,原件为中南海所收藏 。

粉彩山水纹小笔筒 ,真得可以“乐自在”。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景德镇陶瓷器花瓶官窑现代仿古摆件。其画面是三友双情图。三友指“岁寒三友”: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双情图一般由冬雪背景的画面上竹、梅、或者鸟鹊嬉戏、相守寓人之间的友情。莫道世间本无情,人间至味是清欢。

仿古文房四宝墨盒,此古玩杂项竹子墨盒收藏品,其所画的是清末民初最负盛名的墨盒制作大师姚华,堪称刻铜墨盒的艺术创作的高妙境界。篆书刻铜,文字布局合理、疏密相间,灵动不呆滞,大气无俗味。刀法老练、线条流畅、圆润秀丽、美观大方,掌中把玩之什件,蕴含无穷风雅内涵。

铜墨盒

文人雅客还都有一方印章。印,方寸之间有乾坤,文人总爱把玩。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一副字画的印章,就如一个句子的句号;一个书房的印章,犹如一篇文章的终段。

一个文雅的书房,常以字画明志。字画在中国人的书房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诗的题目是《颂平常心是道》,作者是宋代无门慧开禅师。该作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的《无门关》一书,表达“平常心是道”。此诗琅琅上口,不仅佛门弟子所爱颂,也深受后世文人所称扬和喜爱。

清代上睿携琴访友图国画水墨画名画 原作现藏于旅顺博物馆,绢本设色材质。携琴访友图一溪横贯,水榭幽轩隔岸斜对,中有板桥,一老者及携琴随童,过桥去访幽居之友。构图简洁,境界开阔。景物聚散合度,虚实相生,人物虽小而刻划入微,引人注目。笔致松秀,色调清新。画作者上睿,清代康熙年间僧人,其用笔清劲隽秀,别其韵致。花鸟秀丽酷似恽寿平,信手挥笔颇得写生之妙趣。人物深得古法,线条简练明快,技法纯熟,其仿唐寅尤见功力,常以自题诗增强意境表达力。

此作品虽属僧人所画,但应被历代文人所欣赏至爱。

灵秀淡雅、淋漓悠远的山水,表明心胸豁达;清秀灵动的花鸟,又示自己富于情趣。

四条屏玉雕画面提诗分别描写的是一年四季景色,也透彻人生境界和处世之道。

春天

唐代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夏天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此出自裴度的《夏日对雨》中的两句。

秋天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这段话出自于三国魏王肃的《孔子家语·六本》卷四。意思是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作坊,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的!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冬天

唐代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字画不但能提高家居整体的优雅品味,又能突显主人的艺术修养,还能改善室内风水,增强运势。 而以寓意吉祥的花鸟、山水为主的四条屏,挂起来往往可以占据一个墙面,看去颇有气势。

此外书房还挂有一幅手写真迹书法作品卷轴装裱字画以劝诫、警示主人自己。

书房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个陈设的细节,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

书柜摆放主人自己多年撰写学术著作,彰显本人学术成就和历程。

中式楠竹落地花台花几摆放手绘竹报平安陶瓷茶叶罐。

带有福字的黑檀实木茶道六君子套装

古仙紫铜壶烧水壶手工铜茶壶。手编麻绳提手,艺技娴熟,图案生动。工艺细腻,工匠巧制。

黛绿釉大号陶瓷镶锡茶洗水盂,光滑的内壁,饱满的造型,柔和之美。

仿清乾隆年制粉彩仙山瓷器扁花瓶,瓶身镌有“仙山云海”几个字,表达屋主人志趣和取向,理想生活向往中无时不在,安逸更是众神诸仙护佑。

花瓶的“瓶”与“平”谐音,故寓有“平平安安”之意,质感的瓷器摆件,带着一种岁月的风情有种静谧的美好,让室内有更多的味道,有品味才能有好的藏物。瓶口圆润光滑,瓶身画面丰富多彩,内容栩栩如生,图案精美,颜色艳丽,显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此外还有宜兴紫砂仿古茶具,纯铜聚宝盆摆件-金蟾坛子,古典灰色中式遮光窗帘等。

书房里,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

古典中式落地式宫灯

纯铜制作的景德镇陶瓷新中式茶几柜灯,镂空式灯体,造型设计美观,增添古代艺术感。

中式茶几柜灯 文具小摆柜

总之,文人书房的雅味有三:

一为贵,

在于养性明志,使人品格高尚;

二为妙,

在于通天接地,使人心驰神游;

三为静,

在于隔绝尘世,使人心宁神静。

所谓:“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深居一室,

闲书在握,

清茶一杯,

焚香一炉,

于书房中习艺课字,

既得闲养,亦得清心,

人生本应富足如此。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间书房,便是文人最好的归所,它让生命变得更加完整。

(本文部分资料文字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书房 文人心中的理想情境

    自古及今,富者筑楼,贫者一席。书房的布置不在于华丽,而在于表达主人内心的情趣。有的雕梁画栋,有的则环堵萧然。书房或...

  • 文人的书房

    所谓“书房”,藏书之所自然不在其列。南宋楼钥有诗作《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那样的“百间朗朗”、“插架...

  • 一案一椅一塌,一人一案一笔,古韵书房“都挺好”

    自古以来,书房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心中重地,大雅之境。 中国古人的书房与西方不同,西方的书房更像是小型图书馆,而我们古...

  • 菖蒲

    书房在文人心中,是一个修炼的道场。 文人读书,要把菖蒲供在书案上。读书晚了或累了,他用手一摸菖蒲,手上就留有一种香...

  • 理想书房

    丁元英,一个虚构的清朝人物,我却非常喜欢他的《卜算子·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

  • 心中的书房

    心中的书房 纵横商海,驻扎过很多地方,在南京气象台办公,买了书桌书椅,忙里偷闲画了很少的漫画,窗外能看到玄武湖,每...

  • 文人的书房与性情

    文人有一间书房再正常不过,一般情况下,书房的功能不外乎藏书、读书、写书,而有的书房所收、所藏、所用等跟常人有异。仔...

  • 携炉映雪

    文人讲究“精雅”,岁寒之时的书房内外,闲情逸趣也依旧在寒流潜潜中暗自萌发。明代文人李日华企慕的书房冬景是:...

  • 【生活随笔】我想有一个书房

    一直都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看了古代文人们的书房后,心里的这个念头更强烈了! 古代文人们,上至帝王贵族,下至...

  • 父亲的书房

    文:莲花香片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书房的书:《如此书房》,描绘的是以各地文人、学者为主的读书人的各色书房风景,我勉强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房 文人心中的理想情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ngo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