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娃上一年级后,每年暑假带孩子们出游,似乎已成惯例,一转眼,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这几年,东部的几个沿海省份几乎都走过。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工作后在城里一呆也是十几年的光景,无论是乡野风景、或是都市风光,在我眼里,并没有出奇的地方,带孩子出游,更多是在履行一个仪式感,内心深处,我寄希望于通过旅游,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们学会与父母家人相依为命的相处,更懂得爱,爱自己、爱家人。
因为前几年自己带着孩子们游历东部几个城市和景区,也看不出孩子在见识方面的增长,感觉有些疲倦了,如果可以,我更希望是自驾带着孩子们,回到家乡的农村,感受乡村的生活,去爬爬山、拉练一番,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耐力和毅力。但还没来得及做计划,就被家人亲友遭到一致的反对,原因只有一个,不安全,一个女人家带着两个孩子自驾回到600多公里的地方,万一出事怎么办?虽然很清楚自己不会轻易妥协,但回到家乡毕竟要有亲人的待见,既然如此,到周边游也是可以替代的方案。
暑期过得很快,待大娃上完暑期兴趣班和夏令营后,时间已经到了8月中旬。期间,姐姐一家人报了贵州的地接旅行团,极力邀请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过去,一番权衡后,我带着孩子们欣然前往。到了贵州,才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孤陋寡闻,活了40来年,贵州有哪些风景名胜,几乎一无所知,仅略有了解,近几年的贵州被誉为经济发展的一批黑马。虽然,百度攻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自己似乎并无兴趣提前百度了解,几天的行程,任由导游带着,大多的精力放在关注两个娃,特别是二娃的身上。
到贵州的头一天,我们住在贵阳北站附近的梦想城。所谓的梦想城,是开发商开发的一片公寓式住宅。整个梦想城高楼林立,楼层均不低于30层,楼房依山而建,地面高低错落,楼层的格局也出其意料。从出租车出来,下了十几层阶梯到酒店的大堂办理入住,方了解,这一层竟然是负7层,我们住宿的房间刚好在1楼。从1楼的房间出来,跨出大楼,还有一片广场,供居民们休闲娱乐。据酒店的工作人员说,梦想城周边,有一百多家民宿或公寓酒店,提供给近几年兴起的旅游市场。
第一天的行程是自由活动,当天傍晚,我们一行7个人乘坐公交到市区的甲秀楼,游赏了一番。晚上的甲秀楼矗立在湖中心,在灯光照映下,显得更为绮丽。通往甲秀楼的道路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因小娃年幼,到了人群多的地方非常兴奋,只顾着在人群中穿梭,与两个哥哥打闹,一转眼就看不到人影,我也只能时刻关注着她,无暇观赏景点。

第二天一大早(7点钟),旅行社的大巴车和导游过来,接上了一车的人,我们的贵州之旅这才算真正开启了。上车之后,导游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作自我介绍,作贵州旅游景点的介绍,以及对贵州旅游注意事项的讲解。导游的嘴巴紧靠着话筒,从音响里传出的声音,感觉像嘴里喊着口水说话,声音不太清晰,听完了导游的个人介绍,花了好几遍记下导游的电话号码后,全车的人便逐渐开始闭上眼睛,任由导游站在车头上,对着大家唱独角戏。
导游提过自己是藏族人,名字不短,但没听清楚具体叫什么,记得有一回,我叫二宝“南南”的时候,他用非常怪异的眼光望向我,直觉中,他的名字也有个南,果不其然,接触了2天后,才了解到,大家都叫他小南导游。全车人是散客的临时组合,这也是近几年贵州流行的旅游形式,在几天的旅游过程中,小南导游成为大家最密切联系的对象。这位其貌不扬的导游,皮肤黝黑,说话也非常直率,据说只有小学的文凭,几天以来,同车的游客都在纷纷议论贵州的导游问题。经过几天的接触 ,有过冲突,也有过相助,大家习惯了这位小南导游,倒也觉察出他的好来。到了古镇,他会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提醒我们这里的东西都是浙江义乌过来加上昂贵的房租,没有强迫过我们购物,临离别时,帮着司机给我们推销了一些贵州土特产,全车的人多多少少都买了一些。

第一个景区是黄果树瀑布,上午看天星洞,下午看遐迩闻名的大瀑布。可惜自己表达有限,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景观的美丽,最难往忘的,却是人群,绕了10个近20米长转折排队坐巴士,仅仅排队就花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90%的旅客都带着孩子,排队聚集的几千人,几乎都是一个目的,趁暑假的时光,带孩子们出来旅游、见世面。
跟着旅行团的行程总是非常仓促,还没来得及看清一个景点,或者还没来得及游遍,又奔往下一个地方。两个孩子的年龄都不大,对他们来说,对景观的感受并不深刻,特别是二宝,如果不是因为一起的人多,可能很快就要闹着回家了,小家伙还算争气,几天下来,都坚持陪着大人们一路自己走下来,没有要求抱。大家的时间点倒是都卡得不错,虽然都有怨言,景区太大,时间短玩不过来,但还是跟随着导游要求的节奏按时点回到汇合的地方。
前往第二个景区——荔波七孔桥的集合时间更早,6点40,大家就从酒店出发,到景区时,才刚过8点。导游带我们从西大门进去,好处是,一路行走或城巴士,可顺着龙潭,走下坡路,最终抵达七孔桥汇合,用过午餐后,直接前往镇远古镇。置身于七孔桥景区,并没有感受到惊艳,导游也介绍过美国著名的贝尔先生曾到过这里拍摄探险记录篇,当用手机拍下这里山水时,才感受到久违的美丽,一如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风景一样,山林青翠欲滴、湖水碧蓝宁静、天空湛蓝晴朗,一切都恰到好处。一路走下来,有看不到源头的瀑布、有68级瀑布、还有从树干中喷泻而出的小瀑布,孩子们沐浴在各种景观中,也不亦乐乎。在七孔桥景区,最令孩子们欢娱的莫过于在水上石林踩着一块块石头,淌过小溪水,特别有一段十几米的路,我拉着女儿的手,直接淌着河水走,她走的很欢快,可把我累坏了,弯着或拉着她或护着她,不停吼着阻止她自己一个人往前冲,带上岸时,感觉自己的双腿开始发抖。

这天下午,我们在车上乘了四个多小时才达到目的地,也是第三站——镇远古镇。每个家庭自行逛古镇、用晚餐。用过晚餐后,姐姐一家人带着大娃去逛古镇,拍夜景,我兀自带着年幼的二娃先回到酒店洗漱。

第四、五天的行程似乎乏善可陈,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来购物。第四天,早晨依然是7点出发,上午带我们去玉器商场,直到中午才出来。一路上近2个小时,小南导游也说了两个小时,举了不少关于购买玉器的例子,大家依然听得昏昏欲睡。因商场的玉器看起来性价比不高,除了我给二娃买了一个小手镯,全车居然没有其他人在其中购物。回到车上时,小南导游黑着一张脸说了一顿大家未给当地贡献之类的话,这或许是团体旅游的常态。同行的几个游客私下里也交流,看着有些团的导游因游客未购物,竟然当场开骂,我们的小南导游,已经是非常和善了,只是,浪费了他一路上的说教了。
当天下午用过餐后,在我们用餐处附近的下司古镇,当地导游带我们在镇上走了一个半小时。这名当地女导游很年轻,长得胖胖的,非常和善,声音也很好听,大家在她的带领下,非常愉快度过了一个多小时,期间,导游还个我们唱了一段侗族歌。从下司古镇朱出来,我们再次坐3个多小时的车,抵达西江千户苗寨。一路上,二宝大概因为买了手镯心情好,拿着两个矿泉水瓶,径自做角色扮演,自言自语讲了一路,我也得以偷闲用手机,看了几篇文章。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苗寨,在寨子的路口的广场上,已经聚满了人群。小南导游在前一天就嘱咐我们,因为苗寨人多,不宜停车拿箱子,大家只需将该天换洗的用品和衣服拿个带子随身带着即可,箱子留在车上。到了目的地,才理解小南导游的苦心,人确实多,但不至于开不了车,而是,我们一路前往入住的酒店,都是阶梯和陡坡,要是拖着一个箱子,真是太不方便了。广场上,有不少穿着苗族服饰的当地人,围着圈摆成长方形的队伍,撑着伞、哼着歌、跳着舞,中间摆着十来列的桌子,分别有一个苗族妇女站在桌子前方,摆弄桌上的东西——各种名称的酒:如勤劳酒、欢庆酒等等。这些当地苗族的人年龄都不小了,大部分看起来年过60,他们普遍看起来身材较胖且偏矮小。因为有了这些人,广场上看起来,更添了民族风格。

我们先乘公交车,再走过五座桥,大概1公里多,然后开始上坡,前往入住的酒店走去。这个斜坡有近40度,苗寨的建筑在河的两边依山而建,都在山坡上,我们入住的民宿已经快到山顶了,距离观景台也相当近。这天晚上,旅行社统一给我们一车30来个人安排了围长桌的晚餐,让我们体验当民俗,上演“高山流水”,其实也就是一种敬酒方式。用餐席间,6个苗族穿戴的人过来给我们敬酒,其中两个男的拿着类似唢呐的乐器奏乐,其余4个女的每人手上分别拿一个开口的酒壶和一只空碗。领头的一个姑娘用汉语欢迎我们,并说明了规则后,就开始很粗暴地敬酒,四个人分别从四个方向给大家敬酒,也就是用同一个碗,倒上小半碗,直接放到我们的嘴上,灌我们喝下去。据导游说,如果不想喝酒,就保持安静,不要拒绝,否则就会被视为爱喝酒,被一直灌到趴下,因此,大家都默默承受。终于,有一个游客被上演了“高山流水”,即边灌酒边倒酒,四个人的酒壶从上到下顺次从开口处倒下来,一直通到游客的嘴中。大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开始欢笑起来,进而有人开始拿起手机拍照。这名拔了头筹的游客默默的接受着,只看着他除了眼珠,一动不动任由摆布,持续了近40秒钟,苗族姑娘们收手后,又拿起桌上在餐前就准备好的红鸡蛋,在游客的脸上抹了一圈,整个脸都被染成了红色,这才离去。他们离去的瞬间,同桌的游客们顿时异口同声大声哄笑起来,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晚饭后,我们便直接到山顶的观景台,观望整个苗寨的景光。贵州的夜幕似乎比东部的省市来得晚,观景台上的人摩肩擦踵,人挤人地聚在一起,等待夜幕的降临,一直到8点钟,苗寨的夜景才珊珊而来,夜色的灯光陆续上台。夜幕下的苗寨,在原先古朴的风格下,又笼罩了一些浪漫和神秘的的气氛。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从苗寨出来。汽车盘山而上,此刻,我们才注意到,原来苗寨是坐落在深山山坳里。出了山后,我们直接到苗家购物点——银器博物馆,小南导游再次把我们送到博物馆的导游手上,由苗族姑娘为我们讲解苗族的历史风情和银器功效,并做了一个关于银碗稀释墨水的实验。通过一番解说后,我们就来到了银器购物中心,这一次,几乎全车的人都采购了一些银器,有杯子、也有首饰。中午时分,我们回到车上时,小南导游非常开心,感谢我们支持他的工作,同时,又拿出一些当地的小吃,人手一份——为司机导购的特产做推销,大家多多少少都给了小南导游面子,买了一些特产。中午饭后,我们就和导游以及车上的游客们分道扬镳,一车的人被分到三个不同的团中,由铜仁当地的导游送到铜仁市,为去梵净山做准备。
梵净山是我们贵州游的最后一站,新的团队中,我们换了小雷导游,一个与小南导游截然不同性格的导游,一副慢性子、事不关己的样子。因为要等同车前行的游客,这天中午,我们在巴士车上等了2个多小时,司机为了省油,没有开空调,几个游客出来抗议,并要求导游帮忙催促或开空调,他依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摆弄中手中的一沓身份证,逐个照给旅行社购票。 傍晚时分,我们到了铜仁市,依然是自行用餐,但被告知,第二天5点50即要从酒店出发,我们也只能在酒店旁边用餐,不宜走远。
到铜仁市的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我们就跟随大巴车到了梵净山景区,下了车后,导游没有指挥大家集合,就往前走了。因为孩子比较慢的缘故,我们一行7个人没有跟上导游,电话过去也关机,跑进标识着景区入口的售票厅,这里排着十几排等候买票的长队。我们进去后,并没有见到同车的游客,驻足了好几分钟,我们才搞清楚景区的真正入口。待我们到了入口刷身份证要进去时,却被发现,我们一行5个成人,有2个人的票未购买成功,无法进入。一头雾水加上焦头烂额的我们,拨打了好几个电话,才搞清楚缘由:整车的人都差不多情况,旅行社用黄牛帮大家购票,一方面因为限流的缘故、票不好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有些旅客晚上能够赶飞机,因此,旅行团赶在7点之前到景区, 就是为了混进景区,只要能够进来,后面的行程都一切正常,依然可以采用身份证刷景区交通和索道。旅行社和景区之间的猫腻我们都管不了,但目前,因为我们没有跟上队伍,导致无法进入景区也是个问题,与导游交涉了一番无果后,我们只得采用非常规办法,两个没有购到票的男生直接跨越低矮的人工铁栏杆进来。
进到景区后,依然是排队,幸好我们来的早,排队时间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在预期之中。梵净山的景区确实很简单,排队后直接乘坐20分钟的景区巴士到索道口,然后乘坐10分钟左右的索道到山脚下,从右边上山、左边下山,再返回索道口,进而乘坐巴士到出口——这么一圈下来后,梵净山的景区就算是游玩结束了。
进入景区中心,特别在索道上,才感受到这个景区的迷人之处,高耸巍峨,从索道车上无论往下看、还是往上看,都高得足够惊悚。据说,梵净山上的天气如小孩的脸,几乎每天都有雨,日常山顶山雨雾蒙蒙,难得看见金顶山峰。我们的运气很好,据说是百日难遇的一次好天气,山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座金顶峰——红岩金顶和老金顶。

中午12点30,我们就完成了梵净山景区的游玩,回到大巴车上。游客们陆陆续续回到大巴车上,都松了一口气,最后一站终于结束了。大家开始议论起贵州的景区和导游的服务态度,嘈嘈杂杂之间,大巴车就启动并往回贵阳的路上行驶了。回到贵阳后,我和姐姐一家人也分道扬镳,各自回家或去往下一个旅程。
2019年的暑假旅游算是到一个段落了,虽然没有结束,但完成了最重要、最具有仪式感的一程,回顾这一程,孩子们似乎并没有因此懂事是多少,我们跟随着导游从一个地方奔赴到另一个地方。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虽然年幼,但均能够跟上团队的步伐,在这几天的时光里,孩子们和他们的姨姨和表哥亲密接触,亲情的联系更为密切,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