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祝融号落火并行走,这引起我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人们常吟诵宣扬“诗与远方”,是因为这两件事代表着两种追求。一是对于美的追寻。再一个是对未知的探索。这是两个内涵极为宽广的概念,基本涵盖了人类的主要活动。
去火星、写《三体》,本质上都是对远方对未知的探求。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那么这个人无疑是目光短浅、抱朴守拙的。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放眼宇宙,注定也是一个无法持续伟大的民族。
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为我们的航天再次喝彩。至于背后的民族生存、国际角力、星球大战等等因素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关于诗,其实这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即使从工业品中,也能找到诗意和美感。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一颗诗意的心灵和“鸡贼”的眼睛。
美是人类化解孤独的良药。我们所说的文化建设,相当一部分属于美学范畴。
左手举杯,右手执笔,目光仙遁于远方,这也许就是人类最佳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