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避免变得「无趣」

如何避免变得「无趣」

作者: 董乔治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00:58 被阅读0次

要说对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政治正确”,「有趣」排第一。

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类话——

好看的皮囊太多,而有趣的灵魂太少。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

我就有一种昨晚吃的饭上涌噎在喉咙的感觉。

然后「有趣」就变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确。

找朋友要找「有趣」的、找男朋友要找「有趣」的、找女朋友要找「有趣」的。

你知道你为什么活得不太开心吗?因为你不够「有趣」。

“姑娘,你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那个有趣的姑娘,我想陪你喝遍世间的酒。”

……

可能你也被这类说法打动过,所以我不准备接着往下举例了,以免拉仇恨。

为什么「有趣文化」会突然盛行?

是人们突然真的想变的「有趣」了吗?

认可这类『有趣』文化的人,一般有两种操作:

试图让自己变得『有趣』

用『有趣』来筛选他人

归根结底,他们只是想让别人喜欢自己。

变得有趣这件事,看起来成本低,谁都可以做到,和背景无关,和身高长相无关。

这就好像告诉一个男生,不论你帅不帅有没有钱,我都能教你怎么泡到女神一样。有这种低成本神技,就有大量愣头青趋之若鹜。

有什么比不用付出多少就能得到的事情更让人向往呢?

而拿「有趣」筛选别人,也是一种自我麻痹,以此宣誓自己就是一个「有趣」的人。

就像你说,“我不想和「不孝顺」的人做朋友”,意思就是你自己很孝顺咯;“我不喜欢和看重物质的人做朋友”,意思就是你自己很不看重物质咯,也可能是实在太穷了;“找朋友就要找「有趣」的”,就在自我暗示,自己就是一个「有趣」的人呢!

所以信仰这种文化的人,要么很无趣,要么强行有趣。

甚至在这群人眼里的那些有趣的人,他们反而是不标榜这种「有趣文化」的。

也就是说,当你一直在追逐变得「有趣」这件事的时候,你是在南辕北辙。

所以,变得「有趣」是一个伪命题。

而把这个问题反过来,才有价值。

如何避免变得「无趣」?

我们在社交生活中,最恐惧的事,就是担心别人觉得我们是很「无聊」的人。

首先你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真的「无趣」或「无聊」的人或事物。

最简单的例子,艺术。

大多数美好的画作,画的都不是什么稀有的猎奇的事物。他们画的都是最日常的东西,但是通过特别的视角、个人化的经验、主观的情绪。

随便举一幅。比如丹麦画家Christen Købke的这幅画,就画了一株草,看似再普通不过了。但就像其他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知道怎么去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再用一种毫无保留,极具个人特色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成就了一幅很“日常”的杰作。

就像世界上没有无聊的河流、无趣的树木一样,也不存在原本就无趣的人。

当我们说一个人「无趣」的时候,我们通常是说一个人没有勇气或意愿去表达自己,去让我们知道,成为他,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当我们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渴望、嫉妒、悔恨、悲哀或梦想,当我们由衷并合理地表达内心的素材,就能吸引到他人。

「有趣」的人不是说一定要经历特别刺激的事情,或者参与特别伟大的事件,或者环游世界。他也可以是一个羞涩的人,但是他诚实地倾听自己的内心,做一个诚实且合格的表达者,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大脑和心脏的震颤。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看到有些文章中,明明很平常的故事,明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但是还是很吸引人,我们还是觉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有趣」的人。

当我们日常表达的时候,我们通常过于专注体察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我们希望窥见别人的内心,以此观察自己是不是激起了对方的兴趣。

于是我们变得谦逊、稳重,我们把自己心里最「有趣」的部分忽略了,表达出来的都是外在世界的细节,比如谁参与了这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哪,当时天气怎么样等等。

我们没有释放自己的勇气,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悔恨的时刻,你突如其来的心动,你的闷闷不乐,你凌晨三点莫名的开心……

我们对内心感受的忽视,不是一种疏忽,而是我们刻意选择的、小心翼翼的一种策略。

这种策略把思想从那些可能危及自尊或会使自己变得过于「特殊」的感受中,隔绝开来。

我们对世界上不重要的事情喋喋不休,因为我们不敢毫不妥协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你很难观察到「无趣」的5岁的小孩,但很容易觉得45岁的中年男子很「无趣」。

5岁的小孩,比起45岁的中年人,内心并没有更多更「有趣」的感受,而是小孩子对自己内心的感受是几乎不加限制的。

他们没有什么生活经历,他们没有被伤害过,他们更忠于自己的内心,他们很少去刻意回避。

所以他们会坦率地告诉你他们的感受,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奶奶,他们觉得自己的弟弟怎么样,他们对自己成为发明家的计划是多么的激动……

甚至当他们随着音乐跳起舞来,都是那么随性,没有顾虑。我们会觉得小孩子幼稚的舞步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随心。而成年人很难做到这样忠于自己的情感,我们跳起舞来是那么束手束脚,甚至并不敢跳舞。

我们甚至不敢摆动自己的身体,我们怕别人笑——自尊;我们怕自己太吸引眼球——过于「特殊」。

然而事实是,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朋友,他能挣脱这些限制,他有勇气去完全地表达自己。即使他的动作很滑稽,你可能会笑,你依然会钦佩他,羡慕他,觉得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随着我们长大,这种宿命般的意志,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趋同,越来越「普通」。

尽管我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我们很可能还是被人认为「无趣」,因为我们已经失去最真实地认识自己感受的能力了。

我们会被卡在仅仅知道自己有某一种感受,但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它。

所以我们仅仅能表达一件事情是多么好看、多么激动人心、多么恶心,但是无法让他人本能地理解你的感受。

我们通常变得「无趣」,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而是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你可以发现了,如何变得「有趣」和如何避免「无趣」,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

前者在于追逐心灵的麻痹,后者在于释放自己的封闭。

其实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窍门,来避免变得「无趣」。我只是想告诉你,「有趣」和「无趣」不在于你做了什么令人羡慕的事,或者变得多么优秀,不是关于外在与展现,而是关于内心与表达。

仅仅扭转一个观念,可能你自己会找到方法。

相关文章

  • 如何避免变得「无趣」

    要说对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政治正确”,「有趣」排第一。 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类话—— 好看的皮囊太多,而有趣的灵魂太...

  • 孩子是如何从好玩变得无趣

    阳朔四叶草幼儿园 2017.6.5 龙老师 我怎么如此幸运呢 艳霞说:孩子们都不想下课了……令我极其的意想不到的幸...

  • “追求完美,避免无趣”

    “走出去玩呀,我们去玩密室吧!”小一向小二发出了出去玩的邀请。 小二问小一:“什么密室?脏吓的密室不去,无聊的密室...

  • 向死而生

    如何不被束缚捆绑,如何不向现实妥协,如何不让喜欢的一切变成一座坟,如何与生之无聊无趣与死之无可避免相对抗。

  • 职场人如何避免变得油腻?

    这是创橘先生的第2篇原创 早些时候冯唐先生的一篇“油腻中年男”道出中年油腻的标准,我身边的朋友纷纷在...

  • 如何把无趣的事变得有趣?

    阅读教科书、文献之类的文字资料时,我时常觉得无趣。 甚至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坐在这儿干嘛呀? 好...

  • 如何规划好每天的上班8小时

    上班是我们的必修课,我们如何规划安排呢?如何让我们上班这8小时,从无趣变成有趣,从乏味枯燥变得拥有激情与...

  • 焦虑,烦躁。

    焦虑,如何避免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变得焦虑,或者说,我变得更加焦虑,常常会发...

  • 做一个有趣的人|读《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推荐指数:★★★ 我想,每个在世上的人都想让自己变得有趣,那么如何变得有趣?我一直也为自己的无趣而苦恼,也梦想着自...

  • 将无趣变得有趣

    瑜伽动作和动物形态相结合,以“完成1个动作点亮1个徽章”的方式激励用户参与瑜伽运动。(共有9种动物)以类似游戏的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变得「无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ec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