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十年前,忘记因何机缘,与有一位很久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在网上联系上了。其实在高中时期,我俩基本没怎么对过话,关系自然不会近。他那段时间的出现,仿佛冥冥中被安排好了,特意来助我走出当时的迷惘,引领我开始接触冥想练习一般。待我认识了冥想练习后没多久,彼此又莫名的断了联系。
后来的数年里,偶尔会抽空练习冥想,也习得各种流派的些许练习方法。这确实对我有所助益。只是我这人实在太疏懒,被忙碌的日子一冲,冥想练习便渐渐被搁置了起来。尽管这期间,有很多朋友和前辈都不约而同提醒我应该做做冥想,他们说我很适合这么做,但至今我也没有太明白是为什么。
因缘和合,可能时机到了。近些日子又开始练习冥想。有的时候是带着明确的问题进入冥想,有的时候什么目的都没有,仅仅是为了放松大脑。任凭念头在脑海中无挂碍的自由来去,然后又自由沉淀。每次结束练习后,就立刻将最后沉淀在意识层面中,最为稳定和明显的念头,用纸笔记录下来。写完就搁置在一边,等过些日子再翻看时,常常很是惊讶自己居然会写下如此有思想的句子,实在不同与往常的粗鄙。
摘录一二,留个纪念:
1、放下不是无情,放下是不再执着,放下方能自由。
2、拥抱可以拥抱的。
3、不依赖,自强方能立得起来,才能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4、不必执着,不必为自己设限。
5、人生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需要自己去探索。
6、当心中由内而外充满爱,才能不向外索求,才不致于被表现所迷惑。
7、如何获得内心强大而坚定的能量与爱呢?我向往东方悠远的智慧,佛的智慧。这盏智慧明灯,我需要,众生亦然。
这些在脑海中出现的念头,看似无序。细想下来,又觉得这些念头,大概与每日梦境一样,是潜意识给我们的来信,也是当下自己开给自己的几贴良药吧。
以前每当遇到困难和迷惑了,总是习惯性的向外求助和索取,总觉得仅凭自己的智慧,决计想不明白。依赖的性子就这么理所当然的养成了。
前几日有位前辈与我提起:众生皆有佛性,只是暂被遮蔽。如佛印与苏东坡的故事所寓意的那般,在我们的心中,看别人是什么,其实自己就是什么。比如佛印看苏东坡是佛,那是因为佛印心中是佛。而苏东坡看佛印是牛屎,从而洋洋得意以为辩赢了的他反而被妹妹嘲笑。再比如,近些日子我觉得周围的一个小妹妹很迷惘,但细思下来,其实是我自己正在迷惘。
能在需要的时候,遇到适时点醒我们的贵人,那是福气。但我们不能全部依赖贵人的相助。当我们陷入迷惘的时候,倒不如静下来冥思一会儿,或许,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早已经有了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