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能文案如何判断一个文案好还是坏?
️
作者认为经过了市场检验的文案才能算是好文案。
️
文案就是键盘后的销售员。经过市场检验的文案才算是好文案,那么具体来说包含哪些标准呢?
首先是数据说话,而不是主观感受。销量多少,点击率多少,转化率多少,都是实实在在的数字。
️
第二点,用户说了算。文案制作方和甲方觉得再好,用户不认可等于零。
第三点,效果说了算。标准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互联网时代的文案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第一点是信息爆炸带来了内容休克,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增长缓慢,但信息的供给却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结果就是想争夺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困难了?因为选择太多,平台太多,信息太多。
️
第二个变化点是传播的逻辑变了。以往的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是线性的传播。现在呢,互联网时代变成了网状。
第三点,受众形态的变化。在媒介不太丰富的年代。大家买的东西,做的选择都差不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不断进化,小众品牌迎来了机会。
️
第四点 是说服策略变了。以往的用户是对品牌忠诚,今后可能更加终于品牌传递的价值观。
综合以上的变化,如果作为文案人没有感受或者感受不强烈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和时代脱节。结果就是万金油式的话术,不能说它错,但是效果不佳。只能说是合格,但不是好文案。
️
作者韩老白在日本资深广告人川上徹也提出的优秀文案3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拆解文案的4个维度
第一是关联性
与我相关,与产品相关。文案实际上是起到一个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文案把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某种情感联结。 好的文案看了之后会很容易在脑中描绘出画面,当然,是积极正向的美好情景。用户这种无意识的联想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进而产生强烈的购买冲动。
第二个维度是信任
本书中介绍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心智显著性。在做购物选择时,大脑会自动地切换到感性的快系统,而不是做理性的思考。
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内在渴望,它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很相似,又被称为次级人格金字塔,共分7个目标,最低级是自我保护,最高级是育儿。如果文案能突出满足人们某方面的次级人格需求,就很容易得到人们的好感。
️
第三个维度:说服度
同理心是说服他人的强大武器,当你洞悉了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并能满足它们,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
最后一个维度,是传播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