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梅子纷纷落地,树上顶多还剩十分之七。
有心的男子快来追求我吧,现在已到良辰吉日。
梅子继续纷纷落下,树上还剩下十分之三的梅子了。
有心的男子来追我吧,今天就是好日子。
梅子纷纷落地,(你看,树上已经没有梅子了!)要用筐子才能把它们装起。
有心的男子追我吧,不需要什么婚礼,马上我就跟你走!

一名错过适龄结婚的女子在林中漫步,花开花落,现在连树上的果实都要纷纷掉下来了,而我却还是独自一人唱情歌。待嫁的女孩,一开始尚且扭扭捏捏,矜持等人追求,到末尾干脆说,只要有合适的男子来追我,我马上跟他走!我不需要什么嫁妆了,也不需要什么彩礼了,更不需要什么仪式,只要一个合适的男子。
这里用梅子多寡表达光阴飞逝,令人着急。每段开头以同样的话作为开端,更是加强情绪表达。就好像一个人在焦急地喊道,你看梅子还剩下十分之七了,又过了一天她又喊道,哎呀!梅子只剩下十分之三了!第三次,她更是焦急,树上的梅子都掉光了!这些原本在众人眼中平平常常的事物,在女子眼中却非同寻常—时光变幻,马上又要错过这一年了。
三千多年前的女子如此奔放而泼辣,这和我们印象中古代女子没有地位,只能顺从的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诗经》里这首《摽有梅》真实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十分开放,春秋时期甚至西周时期,当时社会还没有儒学和后来两千多年实行的理学。因此当时人的思想和生活理念很是现代。
男子超过三十岁未娶,女子超过二十岁未嫁。 到仲春季节,这样的男女只要彼此打声招呼或者对上眼就可以成家。“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礼虽未备,年 期既满,则不待礼会而行之,所以蕃育民人也。” 对于人家这种大龄青年相会或野He之事,当局是支持的。不仅支持甚至明文规定:《周礼·媒 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 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也就是说仲春之际,设男女相亲大会,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参加相亲大会的人,会受到处罚。这种大会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大龄男女单身的问题。当局者为了解决单身狗问题也真是操碎了心。
另外诗中用了梅子而不是花朵起兴,我查看了一下梅子成熟的季节,是在每年的5-7月,也即是春末夏初。显然,诗歌的主人已经错过了春天。梅子是春天的花结出的果实,用它来起兴,更是在说,你看你看,春天的花都已经结出果实了。你看你看,人家花的果实都要熟了。可是我还是单身着,虽然也许没有人嘲笑我,但草木有情亦无情,你看,它们不说话,可是它们什么都懂。
诗经中许多诗歌都是可以吟诵的,这首诗歌至今仍可在上巳节吟诵,也就是农历三月三。据《周礼媒式》记载,先秦时代的召南地区,每到仲春之时,当地媒官便让未结婚的大龄青年去幽会。这首诗应当是在三月三男女自由相会的集体狂欢中吟唱的。
《诗经.召南.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