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1-29 日常生活里的太极拳 — 太极拳十年纪9

2019-01-29 日常生活里的太极拳 — 太极拳十年纪9

作者: 丁丁爱占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23:38 被阅读0次

练了十一年太极拳,最大的收获,是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刻、能下意识的用上它,没把它当一个非得遁世避人、正襟危坐的严苛法门,没有沐浴焚香的高贵感,也没有自视高妙的神秘莫测,倒是越来越象逛菜市场,慢慢得到一些挑选新鲜菜蔬的诀窍。烟火太极,乐在其中。

首先是不由自主坐得正,站得稳。有回和同学吃饭,坐我旁边的那位发现了这一点,“你坐得笔直啊,一桌人就你这样,好习惯。”是吗?我自己倒没留意,不是故意的。不管干什么,时间略长,总是不由自主的伸伸腰,展展肩,提提颈,让自己更中正舒适,把紧张的部位松开,把重心放在脚下、不压腰和腿。身体舒展了,精神头不由自主刷新,人没那么衰败老相。

用电脑,看手机,看书,择菜,拖地,甚至刷个牙,搽个脸,剪个脚趾甲,都会调整姿态,让身体最舒服。

会在睡梦中意识到自己哪里不得劲、需要调整了。上床躺下是必然要端正松展了全身,才入睡快;半夜肩膀侧压疼了,也会朦胧着调调脖子和枕头……没经大脑,都是直觉反应。

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进入推手,特别需要这一点,就是一个身心一致的灵敏度,练到不用想、下意识的反应。谁走路会考虑先用左脚还是先用右脚,那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心到身到,可能意还朦胧着、还没来得及进入理性思考模式,身体已经秒回了。这就是太极拳练身和练神的厉害处,练到身体和心神高度一致,才能学懂推手中的粘连黏随不丢顶,能让身体在神的潜意识作用下、最快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应敌。不信你试试,别人手推过来,你一边想一边摆姿势应对,往往来不及,别说听劲化劲,就连进攻都会犹豫、无从下手。从头脑到直觉、从摆姿势到秒回,不夸张,这中间差了很多年。当然,身体要练到松软听话,才能与神同步,不然你神是到了,身体还僵硬着没调整过来,也是白搭。要想指哪儿打哪儿,放松的身体+放松心神,缺一不可,它们互为最佳导体。太极拳的松、用最少的力和直觉,就是不用力的专注。

扯远了。好吧,我练得越来越懒,能用一分力摆动拖把,绝不出一分一;能用一两劲端茶杯,绝不花一两一钱;能用最小的力气端庄站着,绝不东倒西歪让身体局部受苦、回头还得花钱修理。不坐沙发,不倚栏杆,不勾头,不架肩……别看不顺眼,我知道毛病多,可我不累。

最大的问题,是不会穿高跟鞋了,穿了人往前栽,更严重的后果是,不会挺胸凹腰凸臀,三围不突出了。照的像,人是柔和了,可亮瞎眼的S线不见了。

相关文章

  • 2019-01-29 日常生活里的太极拳 — 太极拳十年纪9

    练了十一年太极拳,最大的收获,是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刻、能下意识的用上它,没把它当一个非得遁世避人、正襟危坐的严苛法门...

  • 2020-05-08

    从《太极拳使用法》到《太极拳体用全书》探寻杨氏太极拳演变秘密 作者:李通国 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在国术大发展的年代里出...

  • 初识太极拳

    初识太极拳 太极拳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每天早上都可以在公园里去看到一群老人在打太极拳,便料想他们也许年纪太大没事...

  • 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氏太极拳十大要论 几百年来,无数太极拳名家终身致力于陈氏太极拳之研究,不断推动着陈氏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如同世间万...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朱天才大师受邀赴马来西

    (中国太极拳网报道)近日,受马来西亚天才太极拳研究会会长何美玲女士之邀,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外孙、陈式太极拳第十...

  • 2017-12-22

    有人练了数十年太极拳,为何根底仍然不稳? :许多人练太极拳因不得其法,故练数十年仍一无所成。习太极拳者,应向道学求...

  • 练松的一点儿体会

    初来乍到时,由于上些年纪了,必然心紧身紧。松于太极拳的重要性不必多说,都知道“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 从字眼上看,“...

  • 黄伟:太极拳漫谈(十)

    这次谈的是太极拳随意性单动作发劲对整劲的重要作用。用了十个章节谈太极拳的劲,从下次开始,将谈太极拳的用。 师傅曾说...

  • 首届《知柔论坛》

    知柔学社养生太极群,是一个太极拳友畅聊太极拳的平台。自建立以来,拳友们在群里积极的分享自己习练太极拳的体悟。...

  • 太极拳的五个基本动作

    五个圈 众多太极拳爱好者,习拳多年,不能透彻了解太极拳套路的原本面目,深为遗憾。余习陈氏太极拳二十余年,纵观太极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1-29 日常生活里的太极拳 — 太极拳十年纪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o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