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发小儿阳子突然视屏约酒。2年未见,变化甚大 ,虽是25岁刚刚出头,但却是一副中年大叔油腻的样子。那被生活蹂躏的已开始早早颓发的脑袋......像被车床给打磨了好久,圆滑溜球的。再也找不出来曾经的棱角和锐气。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起许下的梦想......都只成了酒劲上来后的回忆。曾经的梦想为马。如今,就跟纸糊的一样。
你说,现在每天除了上下班,就是外卖游戏电视剧。不想社交不想学习,没有负债也没有存款......从进体制开始,五天一轮回,一月一结算。开始习惯当齿轮,不寻思再做什么弹簧了......
原来,真的......当一个人的兴趣成了摆设,日子成了重复。念想,就会变成一种虚弱到透明的存在。
可能,现实的年纪。对于未知的生活,大家都已经是想想罢了。不是每个人都有底气有运气,把日子过得开了花。
当下的我们。被要求顺应实际,被要求圆滑虚伪,被要求精致利己。好像只有这样,才算是长大成熟。
可是,果实成熟了,就是要开始烂掉的前奏了。好比人的灵魂,在一眼可见结局的生命里,再也接受不到鲜氧和沛水,等待的,只有败落凋零。
人常说,这世界上,汲汲而求的东西,有人附身便得,有人力争可得,有人没解也没有缘分 。认命随缘,一切佛心,便是自在。
但是!这个年纪,本就一无所有,失去了,谈何沮丧;本就非常优秀,失去了,又谈何失败。若是这就习惯了,那才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有时,莫要觉得人生是个无聊的苦差事。决定今天的,是昨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是今天的作为。每天都是一段新的经历。
《阿甘正传》里,阿甘常常安慰别人说:“生活就像一大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口吃到的是什么味道。”你得有所期待,这样,惊喜也不会理你太远了。
这世上,不是谁都要过东八区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地球圆润,能共存日升的繁华和日落的温馨。哪会有非矛即盾的歧义存在。
愿你随心而走。步停也不停。
若喜欢翩翩文字,那便试试作一随心随感,叙写灵魂的创作人;若喜欢欢愉红尘,那便试试作一吃喝玩乐,自带流量的媒体人;若喜欢潇洒游行,那便试试作一行迷他处,潇洒不羁的旅行人......
人呀,念想的,真的也可以很多......20岁,念想着10岁最喜欢的那个玩具。30岁,念想着20岁喜欢的那个女孩。40岁,念想着30岁最喜欢的那帮朋友。
“折腾”吧!没了梦想,你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如果硬说会失去什么,那也只会是可有可无的际会罢了。
王小波先生在《黄金时代》里的说:“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再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并没遇见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继续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年少正好,别让生活乏味了你。余生的路,会有故事也有酒。莫要负了行程,误了花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