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先生评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说得确实好:“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可见,知行合一,实在是做人的高境界。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却是口头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些人不要说做到知行合一了,就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也没有。他们没有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成功,是做出来的。
做,才能知道不足。《礼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教别人,都能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这里说的是学习的道理。不仅仅是做学问,生活中任何事都是这样的。以烹饪为例,手上拿着一份菜谱似乎就觉得烧好这道菜是易如反掌的事,可是一到了厨房真正去做,才发现各种问题纷至沓来,用多少油啦,开多大火啦,加多少盐啦……这些都是真正做之前想象不到的。准备不足,考虑不周自然手忙脚乱。也只有做了,才能体会到个中的艰难,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俗语“看花容易绣花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做,才能增长才干。发现不足,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弥补。弥补的过程就是增长才干的过程。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回忆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经历谈到,做研究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时,他吃了不少苦头。不会做主张、出主意就是丁先生刚开始做研究时的不足。丁先生今日的学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现在做研究想来必是弥补了这一不足,能自己做主张、出主意了。这种独立自主的才干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锻炼出来的。倘若先生只是一味去想,不去做又如何成就今日的丁肇中呢?
做,才能累积出成果。司马迁广泛搜集整理前代史实,写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时珍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写出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毛泽东历经革命的洗礼,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马云在不断的实践中,永不放弃,勇往直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乔布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创新中做出了今天享誉国际的苹果手机。可见,要想出成果、有成就,非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可。
当然,我们说的做,是要做有意义的事。乱做、蛮做、瞎做都是不可取的。只要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踏实地做,有智慧地做,成功就一定在前方向我们招手。朋友们,请乘实干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