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都存在差异,由于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基本都由理性决定,那么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理性程度是有差异的。
包含理性的聪明是我们平时说的最少的一类,典型的理性障碍包括怠于思考、缺乏认知、确信偏差以及前后矛盾。

什么是理性
目前认知学上通常将理性分为两种,工具理性与知识理性。
工具理性,指的是能够利用手上的所有工具最优化实现目标的能力,这个工具也可以被叫作资源,包括除你以外的所有人和物。拥有完全工具理性思维能力的人是很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他的利用对象,从学术的角度讲,这是达成目标最好的状态。
《原则》一书中,强调向信任的人,咨询对自己的看法。
知识理性,指的是你的认知跟世界的真实样子之间的一致程度。也就是你看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它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层面的理性可以跟人们的认知能力挂钩,理性的程度、对底层知识的解剖程度决定了认知的高度。类似于《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中的操作系统的概念。这并不是高智商能完成的事情,是所有人都可以习得的、对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能力。
类型一和类型二
理性,逃不开类型一和类型二,类型一可以多任务同时进行,也被称为平行式加工,边洗澡边哼歌;类型二的加工则只能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个或极少的几个任务,如果是高速运行的,或许只能同时处理一个任务,又被称为串行加工,比如你不能在算56*93的同时在陌生的地方开车找一家只知道名字的餐厅。
类型一反应快速,但常常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当我们需要对事关重大的情境进行风险评估是,我们肯定不希望用欠缺准确率的判断方式,所以,我们希望类型二可以跳出来压制类型一的自动加工。压制的顺序是什么呢?首先是中断系统一的能力,养成反驳自己的习惯,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我这么想究竟有没有问题?
其次是假设性推理,用大白话说就是,我这么干会有什么后果,一步步推理下去,会被人喷死,然后再想,我那么干会有什么后果,一步步推理下去,会被人打死。这种能力越强,在短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来的假设越多,推导越正确,最后的选择就会越靠谱。
思维倾向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被倾向牵着走的,有没有倾向决定了会不会容易往这方面去考虑,有没有类似的习惯。当我们要做一个强类型二的判断和决策时,怎样才能更接近准确呢?我们需要有收集更多信息的倾向、寻求多元观点和论据的倾向、发散思维的倾向、根据已有证据一步步修正已有观点的倾向、寻找细微差别以避免绝对化的倾向等等,这些都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的部分,也是做出正确决策所依赖的重要部分。
理性是为了最大化目标实现,而目标实现的过程则是自我认知和一系列证据的最优化契合。一个人的反省心智的健全程度是会不会定向修正理性,以及修正到何种地步的关键。
过度反应,人们倾向于寻找规律,哪怕是完全随机的地方,也倾向于寻找出规律和意义,因为人们讨厌随机性,随机性意味着未来完全不可预测,人们不喜欢失去控制的感觉。但有些领域就是存在随机性,比如股市。
总结与思考
理性是需要多种思维共同发挥作用的,还依赖概率思维、科学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的知识积累,这些都是没法通过纯神经智力的测试来评估的。
情感关系中出现争执时,如何使用类型二理性进行干预?
股市币市投资使用K线图进行技术分析是否科学?
检测时是否考虑过测量仪器的误差概率?服药是否需要考虑药物有效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