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无奇不有,生物圈有生态链,人类世界里有鄙视链,不同的圈子之间有鄙视链,同一个圈子里依然有鄙视链。比如各种地域黑,比如阶层,比如职业等等。人一生下来,似乎就在被鄙视,被比较,被竞争当中。
鄙视链,名词,是当今网络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鄙视像一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
前几天有人跟我讲深圳本地人穷啊,穷得只剩下钱了,所以他们想在利的前面加个名,那这样不是正好符合我们的筹资需求吗,我们不仅仅给他们回报,还给他们投资人的名,这样一举两得多好。这个人也是本地人,我知道他在暗搓搓的凡尔赛,因为于我而言他处在金钱链的上面我够不着的地方,且有名有利;于他深圳本地圈子的人而言,他还有企业家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想保有该公司国家高新企业资格的原因。对方是在鄙视我吗,应该没有,说出事实而已,我也没有想这么多,让他人能产生优越感也是我存在的价值之一吧。
鄙视链是什么,是一场游戏,是在他人制定的规则里去竞争。第一竞争就会有赢家输家,这是圈子内的鄙视链;不理会游戏规则,在圈子外的人也会受到鄙视,这是另一重鄙视链。
但是这些所有都是外人加给我们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认知和判断,即便你依然鄙视我,却是软弱无力的。因为我不参加游戏,我不在意你任何的价值评判,更甚者我会用你的价值判断来自黑,认清自己的本质,给自己定位,行就是行,不行鄙视他人也不代表你行。
我有一个锻炼群,每天需要把锻炼的信息截图发到群里。当初建群的初心是鼓励大家一起锻炼,有人认同和催促比一个人要轻松很多。其实在那之前我已经每天坚持锻炼了,但是不忍心打击朋友的积极性,那就建群吧。建完之后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是怎么鼓励奖惩都没有作用了,坚持锻炼的还是那几个人。也就是说相信改变一个人的任何路径都是困难的,能够帮助他的只有自己,而且一定是来自内心深处自我改变的念头。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我们的动力还是来自于自己,其他人的鼓励也好,鄙视也罢不过是一时的涟漪,不用在意。
当然,我说的可能只是部分人,而且场景也不一样。每个人的敏感度不同,但是首先一点是我们不要加入到这个链条里去评判他人。子非鱼,也许一句无心之言就会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和菜头老师给出了文学圈完整的鄙视链条,这个阶级可以看到是从纯形而上,逐步变得功能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这个过程,艺术性也同时在下降。所以,就文学性而言,纯文学是高高在上的,而这也影响着作者和读者形成了自己的鄙视链。比如喜欢阳春白雪的看不上乡里巴人的,这让我想起了生态链,不是因为百花齐放才让世界更精彩的么?
反过来想想,让你感觉无比痛苦、无比困扰的鄙视链,也许是某些人一生中的唯一亮点。所以,我们身上是有无数星光,就更不用去鄙视他人,被他人鄙视时会困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