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则重,多则轻

作者: 靜悦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18:20 被阅读58次

这是《白银帝国》第二篇读书笔记,也是最后一篇。第一篇读书笔记请点击:白银帝国还是白银诅咒?

接着上一篇读书笔记,白银,是政府与百姓货币较量中逐渐胜出的;

纸币,如烟花一般灿烂,也如烟花一般即逝;

银元,中国第一次以白银铸币的方式发行的贵金属货币;

民国法币,结束了千年的白银货币纠葛。

1. 政府与百姓的货币较量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了货币的起源以及金银本位的原因。

在中国,最开始白银并不是以货币来使用的,而多被认为是器饰宝藏,直到后汉时期,王莽改制失败,导致了实物货币的流行,这些实物货币有金银,也有布帛等物品。

(王莽的币制改革,实质是对百姓财富的掠夺)

白银,在政府掠夺与百姓反抗的过程中,逐渐崭露头角。

由此联想到,中心化的货币发行机制,中心控制着货币的发行数量,很容易通过多发货币的方式掠夺人民财富,而人民反抗的方式,最方便的就是实物资产的配置,或者干脆用实物货币。因为实物货币的数量,并不是中心能够控制发行的。

2.烟花一般绚烂的纸币

我们往往以宋代纸币为骄傲,它也如烟花一般绚烂,只是,烟花易逝。

从交子到会子,最开始往往是私人发行,不可避免会造成局部的混乱(如富商经营不善等状况发生),于是国家开始介入发行,以国家信用做担保。

但是,国家一旦过分滥用这样的信用,滥发货币,最终货币必然遭遇贬值,被市场抛弃。

但也并非没有明智的政府。

宋孝宗时期,认为“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可见已经意识到会子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后面还有“子母相权”理论,这些理论都有着对货币数量的控制与管理,这说明,当时的朝代,已经有了意识去控制纸币的发行量。

(子母相权理论:有关货币本位与流通的理论,同时流通的两种货币,可以用一种为标准确定对另一种的交换率)

只是,战争一旦开始,只要多发些纸币,便能轻易的掠夺百姓财富,在历朝历代中央集权的背景下,谁能经受住这样的诱惑?就要亡国了,谁还会顾这么多?

于是,出现了一个怪圈:经济繁荣,发行纸币,经济继续繁荣,滥发纸币,纸币开始贬值,继续滥发纸币,经济没落,王朝灭亡,纸币退出。

3.崩塌与通胀

即使清代,银两作为法定货币的地位已经确立,但银在中国仍旧没有演变为铸币形式。不仅银钱混用,地方性政策也很强,混乱的货币政策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后来北洋政府的币制改革,1913年公布的《国币条例》,正式规定重量七钱二分、成色89%的银元为货币单位,也就是所谓的“袁大头”,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自制货币。

一直到1935年,中国才推出法币,不仅是从银到纸的变化,更是从金属货币变为信用货币,本质是传统经济到信用经济的转变。而白银与中国的诸多纠葛,从银两到银元,从混乱两制到银钱并用,也终于到了落幕的一天。

这本书比较专业,读起来不容易懂,书的主线不是特别明朗,很多点也只是点到,没有展开相关的论述。

再加上并不打算深入学习这本书的内容,也就没有深挖下去,只是简单了解到,中国的白银地位,是政府与百姓博弈的结果,但白银在中国,地方割据、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铸币,受国际白银流动的影响,明朝金融危机、清朝的货币混乱、民国的通胀,以及宋朝时期像烟花一样绚烂的纸币,也如烟花一般转瞬即逝。

如今,当下的中国,人民币也在悄无声息地加印,通货膨胀,但世界经济的联系紧密,牵扯到各方利益,很难判断通胀一定是错的,或者一定是对的,只能说,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来保障自己的资产,不要在通胀中逐渐风化。

相关文章

  • 少则重,多则轻

    这是《白银帝国》第二篇读书笔记,也是最后一篇。第一篇读书笔记请点击:白银帝国还是白银诅咒?接着上一篇读书笔记,白银...

  • 2020-03-03

    少则得,多则惑,真理

  • 2018-02-22

    过犹不及,多则劣,少则精。

  • 多则惑,少则明

    20180312这么多年下来明白了这个道理——多则惑,少则明 记得刚结婚那年,感觉总算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了。多年遏...

  • 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有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告诉人们,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

  • 少则多,多则惑

    周末和朋友三家一起驱车去了一趟近郊,小住一晚,打牌钓鱼,暂别城市的喧嚣,回归田园的安宁。 曾经的我,总是想把生活过...

  • 少则得,多则惑

    这几天脑子里反反复复就是这句话。看到这句话就想到断舍离。实行断舍离也有五年左右了,衣服基本可以做到,买的越来越少,...

  • 少则取,多则惑

    在工作的打击中分析得知,现在的我该集中火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了。 最近工作一直备受打击,总是被各种嫌弃,领导各种的...

  • 少则得,多则惑

    吴军老师在《见识》的好好说话这一章中说​:很多人在演讲的时候准备了很多内容​,一看时间要讲不完了,就提高语速,试图...

  • 少则多,多则惑。

    最近脑子想很多事情,但静下心来想想。大部分都是庸人自扰。 比如一件事情做了决定,踏出一步,但老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则重,多则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hn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