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当内部讲师以来,学习了很多课程,从仪表仪态,授课发音,到培训技巧,自我管理。无一不是为了使自己当好讲师这个角色,那么什么样的讲师才是好讲师,什么样的讲师才更卓越呢。下面就我听过的一门课程,进行简单整理。
卓越讲师的特质有哪些?他和普通讲师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企业的老员工,大大小小的培训参加过不少,在此期间遇到的讲师也形形色色。以前遇到好讲师会认真听,遇到差一点的就会溜号,走神。现在自己做了讲师以后才知道,优秀讲师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除去授课风范,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课程的效果。那么概括说来,好讲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u 演讲家的口才
u 教授的学问
u 高管的能力
u 专家的实践经验
u 演员的表现力(表情丰富)
u 农民的好身体(站着讲课可是个体力活)
换句话表达就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说白了就是,你要能说会道,而且讲的头头是道,你要会举例子,讲故事让学员愿意听,也要能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学员愿意看。你既要控制场景,又要课堂气氛活跃。总之好讲师就是要引导学员在不知不觉中,愉悦的掌握每次课程。看明白了,我这里用的是“愉悦”和“掌握”,而不是填鸭式的只顾自己讲,也就是说既要学员高兴,又要学员学到真本事。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员为中心呢?
据专家研究,成人的学习生理曲线是90分钟,也就是说成人的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90分钟,超过90分钟就会感觉疲劳,学习效果很差。所以成人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90分钟,90分钟后就要休息一次;而人在学习后的吸收也是有极限的,极限时间是20分钟,所以在授课时20分钟就需要回顾一下,让学员进行吸收动作;20分钟后的回顾是为了吸收,而高质量的记忆则只有8分钟,所以,除了20分钟停顿回顾之外,讲师还要在每8分钟变换一种授课方式,以加强学员的记忆。专家认为要想让人快速的记忆一个知识点,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重复6遍,对应到教学过程中,就要灌输式的讲授一遍,故事性的叙述一遍,举个例子说明一次,找个学生回答一遍,大家一起练习一遍,老师最后回顾一遍,这样学员就会牢牢的记住了知识点。总结起来就是:90分钟一休息,20分钟一回顾,8分钟一变换频道。这样看来,讲师讲课之前还真的需要将课程好好的进行全面设计。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针对卓越的讲师来说,也同样适用。
卓越讲师好习惯都有哪些呢?
简单概括就是:影响而不说服,先感情再事情。
什么是影响,影响就是通过自身的行为,使得他人的思路,意愿和行为的自愿改变的过程叫影响;什么是说服呢,就是通过交流与沟通,使得他人表示同意或反对,且能达成口头协议的过程叫说服。影响如何实现呢?
互惠:不是为讲师,不是为学员,而是双赢
对比:学习后会比学习前有什么好处
关系:通过自身魅力,拉近学员关系‘
从众:告知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这样做的
地位:充分的尊重学员
什么是先感情再事情呢?其实每个成人都是长成大人躯体的宝宝,生理上,他需要安全感,感情上需要被倾听与理解,被尊重与欣赏,被信任与赞美。所以,不管学员的观点如何,首先要从感情上共情,然后再进行学习内容的沟通。
以上基本将好讲师应该怎么做说了一个大概,回头再慢慢咀嚼,补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