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 旅游简书散文随笔
枕水人家闲杂碎语——蒋英

枕水人家闲杂碎语——蒋英

作者: 704e59504604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22:34 被阅读186次

导语:江南女眷,千江有水千江月。同一个屋檐之下,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是悲,是喜,无须浮宕,无须哲理,平淡非凡,偶然中必然,命理如此也。


      轻烟拂渚,微风欲来。浙北嘉兴南湖中的红船是共产党的诞生地,相临的乌镇是文人茅盾的故居,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此举办,参加峰会的都是政、商、企的头面人物,乌镇已成为旅游的招牌名片。

      在乌镇的东边有个县级市(1986年撤县设市),称海宁市。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沪杭甬高速、杭州绕城高速、嘉绍高速、320国道穿越其境,旅游自驾实在便利。

    海宁是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农历八月十六到十九,海宁钱江观潮节,可以在海宁盐官观欣钱塘江回头潮。乾隆下江南至海宁寻根,派生出由陈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与陈家的恩缘成为真正的文化娱乐,更有甚者用现代DNA手段开冢研究起乾隆的身世之迷来了,乾隆帝是汉人还是满人,实为金镛老先生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插叙启示啊。

    海宁除了响当当的皮草之外,最让人称道的莫过于海宁的文化名人,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金镛,等等。

    蒋百里,何许人士?他却是与政界和文化界都有交集的军事学者,国民军官学校校长,与胡适共办《新月刊》,是金镛的姑父。其父与钱均夫(钱学森之父)是同学,同在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就读深造,他有五个女儿,三女就是——蒋英。

蒋英童年

      蒋英,童年生长在书乡门弟,传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自幼喜爱音乐,早年出国游历,学习音乐,回国之后,成为一名女高音歌唱家。 蒋英父亲蒋百里与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世交,钱学森生于1911年,蒋英生于1919年,两人相差8岁。那是个国际动荡的年代,有部电影《列宁在1918》,是国际背景的佐证。

      钱学森是家中独子,他父母盼望有个女儿,而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钱家见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就恳求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这得到了蒋家的应允,于是蒋英到钱家,曾改名为钱学英。

      青春,爱恋,与同出名门钱家的钱学森结成伉俪。 婚后退出舞台,成了三尺讲台的一名教师,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


        上海兰心大剧院,蒋英独唱音乐会,金镛在台下鼓掌捧场。第二天的报纸上,金镛撰文评论道:“她的歌唱音量量很大,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

新婚燕尔

      1947年夏,蒋英和钱学森在上海喜结良缘。

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归国之旅

      随夫君钱学森美国漂泊,个体的小家,集体的大家,故乡一直装在心中,祖国母亲是强大的怀抱。

[望 潮]

晚风掀起浪潮,独遥迢。

细雨绵绵今却,汐浮漂。

人已老,夜梦扰,客相邀。

缠绕恩情湿泣,事多消。

尤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人生,一辈子,勤勉奋斗,胸怀着谷。苦过,累过,活着的意义,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蒋英,美丽坦然的一生,2012年,蒋英享年93岁在北京301医院逝世。身后安详躺在鲜花万年青丛中,身上覆盖的红色党旗,这是对她平生最好的诠释。

[人物谱]   

蒋百里—— 蒋英生父。  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 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在日留学时创办期刊《浙江潮》,从事新文化运动。  鲁迅,章太炎等人,相继在该刊发表文章。 他先后被段其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 病逝于广西宜山,后迁葬于杭州西湖南山陵园。

钱均夫—— 蒋英公公,钱学森的父亲。曾在民国政府教育部任职,后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钱镠的第三十二代孙。

钱学森—— 蒋英丈夫,中国著名科学家。

金镛—— 将英表弟

徐志摩—— 蒋英表哥

蒋英五姐妹: 蒋百里共有五个女儿,都曾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都会两种以上外语。 大女蒋昭早逝,二女蒋雍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后定居美国。三女蒋英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院,1955年随丈夫钱学森回到祖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四女蒋华定居比利时。五女蒋和定居北京。

钱永刚—— 蒋英儿子,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上海交大兼职教授。

钱永真—— 蒋英女儿,音乐教育工作者。

[后记]   

      编辑 《江南女眷》中的系列女性,试图简约展现她们的成长、婚恋、家庭,以及她们与社会的关系。 在中国男权社会主导的历史变迁中,她们是如何狭缝中求得生存,追求平等自由,并为之付出一生的精神。缱绻之恋,不息生命。

      枕水人家闲杂碎语,选择蒋英女士,倒不是因为她是钱学森的夫人,名声在外,而是一个偶然的新闻所引起,才开始关注起蒋英这个人名。

    网络时代,信息快播,平台媒体为吸引眼球,各类娱乐小道小息,无良广告,冲击人们的视觉,甚者还有违法、违心、违德的谣传四起,五花八门, “李天一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最后,把梦鸽李双江也给人肉搜索。

    李双江是中国著名歌唱家,他的老师就是蒋英。师生有染,是否因“李天一事件”而抹黑,我们不得而知。若事实,须澄清;若诽谤,须起诉,这是法制社会。人云也云,墙头草,见风使舵,两面三刀,是陋习,是恶习。  中国人的儒学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忍字,心字头上一巴刀,忍是很难受的事,噤声,不代表无事。不在沉默中爆发,那只有让风雨时间去考验一切…

     

聚散无常,生死有命。魂断牧笛怜,杯酒祭尊先。

2018.04.02          尤然/稿于无锡•陈墅

相关文章

  • 枕水人家闲杂碎语——蒋英

    导语:江南女眷,千江有水千江月。同一个屋檐之下,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是悲,是喜,无须浮宕,无须哲理,平淡非凡,偶然中...

  • 稼翁七绝.山居

    此山此水此人家,筑圃耘田学种花。 闲钓清风枕溪月,醉依绿柳梦天涯。

  • 枕水人家-乌镇

    长期生活在江南的缘故,水乡倒是司空见惯,也曾慕名前往几个著名的水乡古镇,黑瓦白墙,青石路两旁商铺林立,人声鼎沸,,...

  • 烟雨西窗,枕水人家

    —乌镇游记 来杭州两年,游览范围还局限在西湖。不能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在最好的年华里,不仅没做出什么成就,连最初...

  • 体验枕水人家——乌镇游记

    向往乌镇这个地方,是从刘若英开始的。这个来自宝岛的灵气女子完美嵌入江南水乡的风景画中,一句恬淡的“乌镇,来过便不曾...

  • 行走在枕水人家--乌镇

    行走在枕水人家—乌镇 朱颜 2013-5-3 23:07 你来了 对,我来了 我知道你会来 我知道你知道 你要走了...

  • 枕水人家,似水年华——乌镇。

  • 乌镇,美哭了② | 枕水人家

  • 钢笔画71~小桥流水人家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小桥流水人家

  • 闲口杂碎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连自己也不清楚。内向腼腆?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外向奔放?好像也不是这样。想做一个快乐活泼积...

网友评论

  • 一个人的宅:读先生文章,始知海宁人文典故。🌹☕
    一个人的宅:@渡里尤然 期待先生更文。🌹☕
    704e59504604:@一个人的宅 《江南女眷》文集,下次推出无锡望族名门,因手头工作繁忙,迟迟没有动笔,历史,人文的东西需要考证,涉及面广,笔更不会太遥远。☕☕
  • 一丛兰:魂断牧笛怜,杯酒祭尊先。
  • 一丛兰:漂亮!

本文标题:枕水人家闲杂碎语——蒋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qw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