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听不懂?”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是你妈,我能害你么?”
“你就不能先把作业写了,再玩吗?”
“写完了作业,怎么不知道复习一下呢?”
“整天就知道玩,一点都不能省心,就不能看看……”
“你的手机被我收起来了,以后好好学习,考不进班级前五,就别想玩了。”
……
多熟悉的话语。在我们看来,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孩子感受到的,却是全盘否定。
不管你觉得那些话咋样,反正我是很烦。依然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我爸说“没事多学习”,放心,听完这句话,我得多玩几天。我爸说“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放心,一会上学的路上我就拐网吧里,进去啥也不干,坐我也得坐一二十分钟。
明明是关切的话语,为什么会引起排斥?不知道别人啥感受,我的感受是:这是我的事,你管啥?
记得有一次上课,一位老师说“你给我好好学!”,常见吧这话,其实这句话就是有问题的,学习是你的事,为什么是“给我好好学”,为什么“给我”?
最近一两年,一直在学习好好说话。因为说话真是太重要了,我们要用语言表达各种感情,交流信息,沟通想法,交换情绪。我们需要去学习如何做好桥梁,让亲密的人可以在合适的场所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真正的感受。
学习如何表达内心真正的感受,其实很难。无论在亲子,夫妻抑或是家人的关系中,我们经常会说共情,相互理解,而这些,仅仅是感情维系的前提,是大脑释放出的希望有良好沟通的信号。最关键的是,“表达”这个动词,我们是否真的有好好的把握?
尤其是如何避开自己的惯用语言习惯,学会用正面的语言和别人沟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