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树绘本馆第22次周六创意故事会
故事主题《蚂蚁和西瓜》,方案如下:
对象:3-8岁孩子
时间:60分钟
目的:
1.学会观察图画每个蚂蚁的表情,从表情去明白蚂蚁的心理
2.懂得蚂蚁之间的合作
3.学习蚂蚁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区分“推”“顶”“拱”“蹬”动作的不一样
流程:
1.猜迷语-西瓜
2.用互动+动作演译方式讲故事
3.儿歌童谣《蚂蚁搬西瓜》
4.画出心中的蚂蚁
5.传娃娃游戏(让孩子学习合作)
6.吃西瓜
互动问题:
1.西瓜是谁留下来的
2.蚂蚁用了什么动作推西瓜
3.蚂蚁最后用了什么办法把西瓜搬回了家
4.如果你是蚂蚁你会用西瓜皮做什么

绘本内容:
一个炎热的夏天下午,有一家四口郊外野餐,有个小男孩在吃西瓜,地上还放了一块,他们收拾东西回家了。把剩余的西瓜留在草地上。
有四只饥饿的蚂蚁发现了这块西瓜,他们想把西瓜搬回蚁洞,用尽全身力气也没有搬动,他们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会洞叫上好朋友们一起来,可是西瓜太大,蚂蚁太小了,他们几百个蚂蚁一起抬、推、拱、蹬,西瓜还是像巨人一样不动。
接着他们又想到了把西瓜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大家一起合作搬回洞中。
最后剩余的西瓜皮,聪明的蚂蚁们用来坐水上滑梯。
这本绘本文字特别少,整个故事就讲了蚂蚁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大家一起合作,把西瓜搬回家的过程。
图作者把每个蚂蚁的表情画的很形象生动,是一本非常好的互动书,根据画面,去让孩子学会来观察,去试着站在蚂蚁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感受蚂蚁的感受,体会蚂蚁的微小,去认识到,虽然蚂蚁微小,但面对巨人西瓜,他们表现的积极勇敢,想尽一切办法。


在讲故事期间,我让孩子们一起来帮蚂蚁喊:“嗨哟嗨哟”的口号,孩子们参与度非常高,让他们都有参与感,那一刻就像自己是那只小蚂蚁,正在用尽力气推西瓜呢。
在设计互动问题时:
我问了个开放性的问题,假如你是这群蚂蚁,你会把西瓜皮用来做什么?(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孩子发挥想象力,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孩子们的答案非常多,有的说用来做床,有的说用来做小船,有的说用来荡秋千,有的说用来做碗吃饭……这些答案都非常的创新,虽然同书上的答案不一样,但一点都不重要,也许那天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一本《蚂蚁和西瓜》呢。
在设计这个故事方案时,我最主要的是去教会孩子如何来合作,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合作是唯一一条避免犯罪的方法。”作为父母的我们,都知道需要培养孩子的团体合作意识,一个人可以做的很好,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通过故事和游戏来让孩子们学会合作,这是让孩子又明白了道理,又体验到故事和游戏的欢乐。


在玩游戏时,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我以为小年龄段的孩子不会玩,结果太惊喜了,他们可以把娃娃传的非常好。






接下来是画出西瓜子和蚂蚁,虽然我和姜老师都不会画画,但我们都深知,画画的重要性,所以画出自己心中的蚂蚁和西瓜,用孩子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有几个孩子观察的非常仔细,把蚂蚁画的很生动形象。有只小朋友把蚂蚁画的像毛毛虫,画出了六只脚,神态特别的憨。
当然最后怎么能忘记吃西瓜呢,这可能蚂蚁们好不容易搬回家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