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读《大秦帝国》

读《大秦帝国》

作者: 柳韫殷 | 来源:发表于2015-05-15 00:11 被阅读685次

(旧作新慨:年轻的时候就是狂妄了些,什么也能拿来评论一番)

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让人们想起,曾经有那样一个气势恢弘的时代。礼崩乐坏,大破大立。

首先这是一部不能当作信史来读的小说,于是我们能在这部书里看到当下,这是一个求变的时代,也是一个价值观被冲击后重塑的年代。书中描绘的文明演进,又让人不禁油然生出一股历史使命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者孙皓晖推翻“暴秦说”并全面地论证,给读者一个辩证地看待秦政的角度。孙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的时候有言:“《史记》中评述的部分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做评判的。我要超越的是这种理念,并不是要超越他所记录的历史。”

为秦制正名,作者有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他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写作和修订这部书,时至今日,“暴秦说”已经不是评价秦政的主流观点,作者的一番苦心,可谓没有白费。

然而这部带着学术气息的文学作品,在探讨秦朝灭亡之因时,由于之前对秦制的过分推崇,使作者洗涮秦政的恶名时几乎是在找狡辩的理由了,也难怪那么多人“不敢苟同”。

作者推崇的秦制,一是法制,二是郡县制。先说法制,秦法一定程度上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秦法不完善,甚至法制理念十分落后。秦法细密严苛,为政治服务,以罚为主;而早于秦法近一个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为经济服务,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主。秦法与之相比,似是稍逊一筹。

秦法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但秦法的先进性明显被作者高估——作者忽略了秦法的本质是统治工具,而不是社会契约。这与后世提倡的法制有根本区别。秦法这一没有民主的法制,有时还不如开明的人治。在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年的人治历史上,制度最完善的时期是唐朝,法制比较完善的时期是宋朝。

再者,秦法强调耕战,重农抑商,对商品经济发达的齐国等地并不适用。当时秦国坐拥关中沃野,又兴修水利,农业发达;而当时的其他国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耕作业,因此,不能完全适用秦法。

何况商鞅自己也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秦统一六国后,国内的形势不同于老秦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法的可操作性大大减弱了。

作者也讲到秦法乃战时法治,“从文明史的意义上说,秦帝国没有机会完成由战时法治到常态法治的转化,是整个中国民族在原生文明时代巨大的历史缺憾。”而这一缺憾,是无法用假设来弥补的。

再说郡县制。秦废除分封制,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是符合历史潮流的。然而凡事皆有度,过度集权绝非好事。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汉文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明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从来就没有彻底解决。直到今天,中国依然有面积广大的地方自治区域,其中的某些区域还颇令中央头疼。那么,在秦朝时,不因地制宜而强制推行郡县制又怎么可能有效呢?

苏辙在《唐论》中分析:“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忧,外重则为外患。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当此之时,谓之内重。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莫之能禁。其乱不起于左右之大臣,则生于山林小民之英雄。故夫天下之重,不可使专在内也。……秦人患其外之已重而至于此也,于是收天下之兵而聚之关中,夷灭其城池,杀戮其豪杰,使天下之命皆制于天子。然至于二世之时,陈胜、吴广大呼起兵,而郡县之吏,熟视而走,无敢谁何。赵高擅权于内,颐指如意,虽李斯为相,备五刑而死于道路。其子李由守三川,拥山河之固,而不敢校也。此二患者,皆始于外之不足而无有以制之也。”

秦朝中央集权,外无制约,以至于权力中枢发生变动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将整个国家带向动乱。

秦制是进步的,但并不是完美的。秦朝之灭亡也并非仅是权力交接失误所致。

叔孙通有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这一规律千古适用。然而当时儒学还未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改造,依然是复辟保守的一套。秦建国后,并没有合时宜的治国理念,

秦朝灭亡,追究其根源,是缺乏符合国情与时代潮流的治国思想和理念。

相关文章

  • 评分从8.9跌至6.3,《大秦赋》“扑”了?

    大秦帝国系列前几部分别为《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都有着不错的口碑,近期播出的《大秦...

  • 【大秦帝国】嬴政的拓边之功——读《大秦帝国》感悟之08

    嬴政的拓边之功——读《大秦帝国》感悟之八 在我未读《大秦帝国》之前,我认为嬴政是暴君。虽然历史课本上把嬴政美化为政...

  • 读《大秦帝国》

    书海茫茫,浩如烟海。话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我说,读书赋予了我上山入地,洞察古今的能力。 《大秦帝国》给...

  • 读《大秦帝国》

    (旧作新慨:年轻的时候就是狂妄了些,什么也能拿来评论一番) 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让人们想起,曾经有那样一个气势...

  • 读《大秦帝国》

    读《大秦帝国》颇需要费些时光,竟然用小半年的时间才断断续续的看完1-4部。从看第一部时满怀激情,找来春秋战国形势图...

  • 读《大秦帝国》

    读孙老师的《大秦帝国》,是一件乐事,也须极富耐心,身边很多朋友止于第二部、第三部,读完者...

  • 读《大秦帝国》

    001人生定义 若用人生结局来衡量商君的人生价值,应当是失败的,车裂而死。但是商君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称为帝国的基础...

  • 读《大秦帝国》

    001不必强求相同,各自优秀 大秦帝国大概是由优秀的士子群相故事推动着历史故事的描述。如商君的“极公不尽私”,如张...

  • 《大秦赋》观后感

    《大秦帝国》确实是一部国人必看的历史剧,前几部的顺序为《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

  • 历史的智慧光芒贯古通今

    ----读《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也是本年度书单之一,一开始只是随便点开来看,没想到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继《明朝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大秦帝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df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