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前扎记一

作者: 1b413e9acf40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21:46 被阅读1次

想不通孤独与开小差有什么关系,明知道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看新闻都不能使我长进,明知道这种偷窥别人的人生同时陪葬自己时间的行为真是不智之举,明知道一天不看书会有内心极为空虚的下场,如此多明知道但滑来滑去的手指停下来过么?根本停不下来好么!很不想承认,我真的是中了一种毒,它叫孤独,会让人无知无觉地沦入人群,制造一种心里很热闹的错觉,反馈回的失落感得以加剧毒性,从而持续发酵。

好吧,来正式地说说我的孤独,我是真孤独啊,不然我怎有理由宽慰我空虚的心灵。可惜,这种孤独对大地来说不悲壮,对天空来说不轻灵,只是像一根无声的细绳忘情地缠绕啊,只是细绳啊,哪值得用锁链捆绑,我都小如尘埃,孤独能大到哪去?

我能不孤独吗?我选择了一条弯绕的山脉前进,和以前的好友越离越远,而周遭的人都看不到我,他们看到了我也是只是自顾自地叫喊几声,说完就听不到我的回答了。一路上,我摔了,困了,累了,哭了,真空一样的世界再也传达不出去了。我能不怀疑我的存在就是形同虚设吗?

我这孤独来自哪里?终究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如果丢弃灵魂,让躯壳吃好睡好不是就可以么?庸庸碌碌地完成这平凡的一生,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种田,养养花,也无不可啊!然而剩余的生命就像曹昇告知的那样——嫁一匹山村莽夫,生一窝蠢笨蠢笨的孩子,无知地等待上帝将年轻的容貌转手给下一代,早早地变老变丑,再无人过问。一想到这里,内心开始抓狂,无端地看到千万蚂蚁挠心,犯密集恐惧症使我颤抖,开始不想做一个听命运话的孩子。

我听过很多的发问,宇宙诞生自何处?我们的命运最终会带我们走向哪里?他们说,灭亡是肯定的,那么灭亡的主体是谁?有很多人发问,但没一个人回答。纵观时间的长河,发问的勇气还在,发问的主体却消失了很多。如果说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那么时间本身就是一个诅咒,奔跑的人都是不听话的孩子。我时常看到在地上哭着打滚的孩子,那会是不是真的参透到了人生的什么?那后来呢?

从小孩到成人,朋友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从一群人长为一个人。最让人感到孤独的是,先脱离成为一个人的人最有权利也最先设立了规矩,用来限制那一群人成为他,无端地制造了孤独和恐慌。这种孤独让理想变成了梦,让它看起来更为虚幻。时至今日,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多少也领悟到了些生命的真谛,哭着打滚的勇气已经没有了,这不要紧,最怕的是,连梦都不敢做了啊,接下来要怎么挣扎?

相关文章

  • 答辩前扎记一

    想不通孤独与开小差有什么关系,明知道刷微博、刷朋友圈以及看新闻都不能使我长进,明知道这种偷窥别人的人生同时陪葬自己...

  • 答辩工作前

    2017届毕业生答辩工作安排温馨提示 1.5月12号前所有参加答辩学生需准备好3份答辩论文,用于5月13号答辩,论...

  • 答辩前的“插曲”

    自从把那台跟随我大学四年的电脑丢弃在老家之后,一直没有买个新电脑,也没觉得必须要买个电脑,毕竟每天上班就面...

  • 记答辩陈述

    本来以为我是第六个答辩的,没想到到了最后。三个老师坐在讲台上,第一个答辩席坐着我们组的第一个人丽娟。丽娟是一...

  • 学得更多,更深入

    今天看到Leila的视频,是记录她博士答辩的vlog,从接到博士答辩通知,到答辩前的准备学习,答辩现场,庆祝会和导...

  • 170407HJW讲座2SSCI.md

    论文类型=研究论文+扎记+评论 研究论文。8000字 research note扎记。4000-5000字,投的人...

  • 每月一结(2019.5-2019.6)

    2019年5月总结 1. 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查重后再次修改论文再次查重,答辩前的准备→答辩→答辩后提交各项材料。 ...

  • 记一记答辩那些事儿

    “我在这里再唠叨两句,明天专家对各位的论文肯定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话可能比较难听。大家的心弦肯定也会绷得比较紧。紧...

  • 生活扎记(一)

    今日在书上偶然发现了肚痛贴,读了良久,发现这贴很有趣。 肚痛贴的原文是“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预服大黄,冷...

  • 扎记

    总会听到有人说:“如果能再回到当年,我一定会……”可事实上,即使可以回到当年,当年依旧是当年,因为你现在能这么说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辩前扎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e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