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两性情感儒释道传统文化
因果家教26 非避世长隐方能修行

因果家教26 非避世长隐方能修行

作者: 9f3498905731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12:29 被阅读0次

无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 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 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 成。按实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 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比在家人多,是以非真 实发道心者,皆成下流坯,无益于法,有玷于佛也。

增广·复唐大圆居士书

      医之宏扬净业,校比余人为易。倘志在利人,即 此便是修行。岂必须避世长隐,方能修行耶。光之 欲长隐者,精神不给,故有此议。非唯求己利,不愿 利人也。妻女同修,实为居家学道之懿范。以此风 于一乡一邑,必有随而和之者,相继而作。现今之世, 切不可萌出家之想。以在家方便,出家则反为滞碍不自在也。

三编·复罗智声居士书五

如诚法师译

    无得居士,既然有六十的老父亲,为何一定要出家。假使不出家,没办法闻法修行,尚且情有可原。现在各种界限障碍都撤除了,在家人研究修习佛法的人,多如丛林,得利益生西方的人,也是常有的事,何必一定要离开亲人而出家呢?这件事我绝对不赞成。按实话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无障碍的缘故。出家人的障碍,比在家人还多,所以不是真实发起道心的人,都成为下流坯,无益于法道,而有污于佛门。

      医生宏扬净土,比其它人更为容易。倘若志向在于利益他人,即此行医就是修行。哪里是必须避世长隐,才能修行呢?我想长期隐居,是因为精神不济,所以有这个议论。不是只求自利,不愿利人啊!妻子儿女共同修行,实在是居家学道的美好典范。将这个美德典范,风行于一个乡村,一个县城,必定有相随应和的人,相继而起。现今的世道,千万不可以萌发出家的想法。因为在家方便,出家则反而滞碍不自在。

相关文章

  • 因果家教26 非避世长隐方能修行

    无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 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

  • 晨间一悟

    如何看待世间之事,皆为因果。 何为因果,有因必有果。 如何看待避世修行之人,斩断因果。 为何他人因果影响到自己? ...

  • 晚灯随笔148知善

    是非对错,个中曲直,终无定数。 善恶有报,因果循环,且看终了。 ———————— 非恶方能无愧,非善终究理亏。 很...

  • 2022-05-17

    别人待我如何, 那是我的因果, 我待别人如何, 这是我的修行, 为人善良,做事真诚 方能长久, 人和人之间, 最好...

  • 年轻人,未必要出家

    年轻人出家,是修道,还是弘扬佛法,还是隐深山中,避世红尘外? 人生,处处皆可修行。年轻人,父母之恩未报,家庭责任未...

  • 因果家教37-38 教化女子修行

    近来女界直成妖精,其装饰更下劣于娼妓。汝当恪守古规,痛洗时派之恶习。布衣布履,勿著绸缎华丽之衣。勿擦粉,勿擦...

  • 梦里田园(2013)

    余天性木讷,不喜喧哗,年岁渐长,避世之心日盛。有道是“大隐于市,小隐于野”。思于山间谋一田园,筑茅屋三间,四围插篱...

  • 步韵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静夜有思

    夜静无纷扰,方能避世华。 天人求至道,义理守儒家。 身正除污气,风和长丽花。 诚明须淬炼,雾锁念晴霞。 原玉:孟浩...

  • “16万请你给孩子补课,你却把魔爪伸向了孩子......”未成年

    文/非桐 ——01 “名师家教性侵女生案”宣判了,2017年1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名师家教”邹...

  • 我还是向往那种小隐的生活

    自古就有隐士,其实每个人都是隐士。所以就有这种说法,“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真正避世而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果家教26 非避世长隐方能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ss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