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作者: J那年那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01:46 被阅读0次

        2018年6月19号。红旗拉甫山口。

新藏之行(十三)

        塔什库尔干的早晨,静谧、清凉。着单层抓绒衣也有些凉。

        前往红其拉甫口岸的路况不错,但限速,经过村庄40码,平常60码,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海拔在升高,速度太快容易引起高反。

        海拔4100米了,不运动没什么感觉,含氧量虽说少,但空气清新。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红旗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旗拉甫的最好形容。

        红旗拉甫,祖国西部圣门,据值守战士说海拔5100米,高寒、缺氧、苍凉。“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皮袄,饭菜蒸不熟,氧气吃不饱”是对红旗拉甫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与一位边检站的战士交流得知,他在红旗拉甫值守一年了,因长期缺氧,嘴唇乌紫、干裂、肤色黝黑,看着让人十分心疼。

        到达红旗拉甫国门,看到庄严伟岸的国门和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情格外的激动和亲切。为祖国的强大悠然地自豪,对值守的官兵由衷地敬佩。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巴基斯坦值守人员的毡房。

新藏之行(十三)

      因为封关,不能进入巴基斯坦。 对面巴基斯坦人员,音乐不断,有人载歌载舞。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晴朗的天空中夹杂着飘舞的雪花,空气稀薄,不得放慢脚步。对着国门瞩目,久久不忍离去。

        生活在红旗拉甫周边的居民多是塔吉克族,有人这样描绘他们的家园“只有在天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塔吉克族为高加索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新藏之行(十三)

     

新藏之行(十三)

        我们于下午返回了塔什库尔干。在四川人开的涮锅店打工的塔吉克族姑娘,美丽大方。

新藏之行(十三)

        粗犷奔放又不失细腻,冷峻高寒又不失热情,旷达寂静又富有生命力,荒芜苍凉又突降惊艳。情感的强烈对撞,视觉的强烈冲击,情绪的大起大落……,这就是塔什库尔干,一个使人心醉痴迷的地方。

        晚上入住咸阳人开的瑞城大酒店。

相关文章

  • 新藏之行(十三)

    2018年6月19号。红旗拉甫山口。 塔什库尔干的早晨,静谧、清凉。着单层抓绒衣也有些凉。 ...

  • 西藏之行

    新藏之路,生死之行

  • 新藏之行(三)

    2018年6月9号。五点起床,六点出发,今天行程1023.3公里,预计晚上住宿新疆若羌。 德令哈西...

  • 新藏之行(二)

    2018年6月8日,6点起床,7点出发都没来得及吃早餐。雨后的兰州,空气清新、凉爽,温度11°。 ...

  • 新藏之行(八)

    2018年6月14号。今天的目的地——那拉提草原。 从特克斯重返省道220,路烂的地方跑不起来,路...

  • 新藏之行(十八)

    2018年6月24号。一早与老李一别,赶往若羌。 路况好,限速低,这是新疆的特色。合理限速是必要的...

  • 新藏之行(七)

    2018年6月13号。第一目的地:霍尔果斯口岸,“连霍高速”的终点。 果子沟的清晨空气清新,气温低...

  • 新藏之行(四)

    2018年6月10号。三天来第一顿正儿八经的吃了一顿早餐。八点从花土沟出发,过了茫崖不久便是新疆的第一个...

  • 新藏之行(十九)

    2018年6月25号。一夜无梦,解困解乏。宾馆下的早餐店遇到两名中学生介绍,若羌这里汉人比例大些,维族学生...

  • 新藏之行(十六)

    2018年6月22号。今天行程相对轻松,从喀什前往叶城,这是进藏必经之地。 叶城警力布控更加密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藏之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x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