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书不是开始以为的来介绍世上的很多实在的神的本相,而是说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但不被自己注意到已经成为自己的偶像的人事物。书很好读,很容易理解,同时又非常的引人深思。
作者首先揭露了当今世界是“偶像工厂”,也就是“造神工厂”,许许多多的毒瘤以假神的面具出现,被人奉若神明。然后在每一章的前半部分结合圣经案例,生活事例来说明主题,让我们认清偶像,后半部分是引导人来认识上帝,为要拆毁偶像。因为我们不认识神,我们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此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弯曲悖谬的时代里,更好的去反思我们的生活,去深入剖析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盲点。
如果你是无神论者,其实更推荐你去读一读。此书可以帮助你去了解,自己到底是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的无神论者。
在这世界上的偶像比真实的事物还多
——尼采的《偶像的黄昏》Twilingt of the IDols
正如尼采所说,世界充满了有形无形的偶像,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偶像。
So,偶像是什么?
百度定义
偶像,谓一种为人所崇拜、供奉的雕塑品,比喻人心目中具有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物。也指一种不加批判而盲目加以崇拜的对象。特指一种传统的信仰或理想。
你认为偶像是什么呢,只是雕塑的神像?明星?
作者给了我们新的定义:
偶像就是——对你而言——任何比上帝更重要的事物,任何比上帝更吸引你的心和你的幻想的事物。或任何你以为可以借之得到的东西的事物,但其实那些东西只有上帝能赐给你的。
这里的上帝不是指宏观上的神,而是单单指的《圣经》中的神。
人和偶像什么关系呢?
圣经用了三个基本的隐喻——婚姻、宗教、政治——来描述人心与偶像的关系 ——爱偶像、信靠偶像、顺服偶像
不论什么,控制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主宰。
许多被人认为是“心理问题的”,其实只是偶像崇拜而已。完美主义、工作狂、长期的优柔寡断、对别人的控制欲——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把美好的事物变成了偶像,以至于后来它们把我们逼迫到好像我们非要满足它们不可。偶像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并且到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无法控制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不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并不自由。
你有偶像吗?
可以从下面的问题来剖析自己
- 有没有什么东西,你会想如果我拥有了它,我的人生就有了意义,因此获得价值感,也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保障?
- 有没有什么东西你若失去,就会感觉生命没有价值?
- 你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来源于哪里?
- 自由是不想去的事情不去做。我是否真的自由了?
- 哪里不自由?为什么不自由?
- 是什么在控制自己?
- 你的偶像是什么?
如果有,那就说明你是有偶像的了。
我才不会拜偶像!?
为什么要实现心中最深的愿望,反而经常会造成大灾难呢?
拜偶像的必然性
人心中有一块地方,必须要被填满,如果不是上帝,那一定是其他的东西
- 父母想要给孩子完美的生活,事实和想象为何大相径庭?
人——“我要行我要行的”
圣经的中心原则,就是要人拒绝拜偶像
圣经中描述了各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及其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所有人心会选择的假神——无论是爱情、金钱、成功还是权利、圣经都由一段有力的叙述是针对那种特定的偶像,解释它是如何运作在我们的生命中。
一直要到你只有耶稣而其他一无所有的时刻,你才会了解耶稣才是你的唯一的需要。
敬畏上帝就是“爱上帝超乎一切事物”
爱情对你意味着什么?——爱情不是你全部的需要
- 害怕爱情,以至于不能拥有它
- 一定要拥有它,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人渴望真爱,现时所说的爱情,就像贝克说的“天启型爱情”——盼望性行为和爱情能给我们一种超凡性和人生的意义,就像过去我们从上帝的信仰中所得到的一样。
然而
男性和女性两种以爱情作为偶像崇拜的不同形态,都走进了死胡同。
这里作者引用到的C.S.Lewis的话,很合适,很清楚的描写了我们给自己设立了目标,如果我有什么就好了,然后费劲千辛万苦获得了,享受了,然后那种快乐渐渐不见了。然后循环,无止境幻灭。
大多数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他们曾经省察过自己内心的话,他们所希望得到、所急切盼望得到的东西,是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世界用各式各样的事物要把它提供给你,但是那些承诺从未兑现过。当我们。。。就会生出一些渴望,然而这些渴望确实婚姻、旅行或研究本身所永远不能满足的。。。。即使在最好的婚姻、假期或研究事业中,也不能得到那样的满足。某些在我们最初渴望的时刻所抓住的东西,却在现实中逐渐褪色消失。虽然妻子是好妻子,旅馆和风景也很出色、研究化学也还是个有趣的工作,但是有些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C.S.Lewis 《Mere Christianity》(返璞归真)
没有一个人——即使是最棒的人——能满足你灵魂中所有的需要。
当你失望然后?
- 责怪那些让你失望的事物,重新寻找
- 责怪自己惩罚自己,自暴自弃,活在耻辱中——“我是失败者,别人都快乐,为什么我老是不开心,我一定有问题”
- 责怪全世界,让自己变得铁石心肠,处处怀疑,空虚
- 把焦点转向上帝
如果我发现自己有一种渴望,是世界上任何经验都不能满足的,那么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我是为着另一个世界(超自然而永恒)所造的。
贪心带来的危机和陷阱——金钱改变了一切
贪心不但会蚕食我们的灵魂,而且还会带来经济的崩溃。
但是可惜的是,人们可能看到恐怖分子,战争,流血,这种肉体的大祸临头,却看不到因贪心带来的大灾难迫在眉睫。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难看出自己心里面的贪婪。
人很难正确认识自己,不是太高,以至于骄傲,就是太低,以至于自卑自怜。
作者通过分析圣经中,税吏长撒该悔改信主的故事来说明,财富如果是在恩典的赐予者里面,一定能发挥正确的效用。
列举几种贪心的表现,便于反思自己。
- 买买买,想要多多的买买买,不需要的东西,也控制不住的买买买?
- 有了更多的钱,我才能获得人生的安全感和保障?
- 我有钱我骄傲,你们这堆穷人,哼!
- 然后发现xx某竟然比我更有钱,嫉妒。
- 我不应该卖假牛肉的,但是这样来钱快,干!!!
成功 = 不满足?
成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酒精
个人的成功和成就,比任何其他的偶像更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就是上帝——就是我们把所需的保障和价值放在我们自己的智慧、力量和表现之上。
成功是不是你的偶像 =(它会给你带来保障吗? || 它把你对自己的看法扭曲了吗?【自我膨胀,显的自己很重要】
|| 必须保持是最优秀的?)
追逐成功的最主要动力之一,是盼望能够进入“核心圈子”中。只要你被进入圈子的欲望所控制,你就永远无法满意,直到你克服了作为圈外人的恐惧,否则只能一直是圈外人。
焦虑和恐惧是追求成功的路上的主流心理。
作者用圣经中乃缦的故事作比喻,说明成功无法带给我们所需求的满足。
权利、荣耀
政治崇拜是不是你的偶像 = (惧怕?【如果不能获得,就完蛋了】|| 不仅将反对者视为错误的,并认为是邪恶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成功。
流行文化说:只要你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做你想做的人。
然而其实我们人生的95%的事情你都无法控制。例如小时候,非常不愿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然后立志要什么什么样的人。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你会发现,你的品格在你父母身上都有影子,就像歌里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作者借着圣经中君王尼布甲尼撒的故事,来说明安全感不在于权利,也不在于国家强盛,而在于神的里面。
生活中的偶像
利益
利益是不是你的偶像 =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诚实?【简历作假?面试说谎?假牛肉?】
|| 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失别人的利益?【企业经理人快速提升股价,,却让公司长期受损,没有尽到本分】
文化
西方世俗文化把个人的自由当做偶像
东方世俗文化把自己当做偶像
宗教
- 重视教义性真理胜过神
- 崇拜属灵恩赐和侍奉的果效
- 重视行为上的称义
导致 人的傲慢和自以为义,压迫不同观点者
作者举圣经中约拿的例子来提醒我们要警醒,人心绝不对很快或很容易就改变,即使有上帝直接在教导或带领他。
认清偶像
你若不能分辨假神所带来的影响,那你就不可能了解你的心和你的文化。
换句话说,偶像崇拜就是我们做一切错事的原因。
eg. 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爱,或不能持守承诺,或不能无私生活?
——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必须拥有某种东西才会快乐,这东西比上帝重要。
认清偶像的方法
- 检视你所幻想的事物——那些常常出现在我们心里的想法,往往认为是对我们最重要的,可能成为我们的偶像
- 检视你怎么花钱——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检视金钱支配,查看生命次序
- 检视你如何面对不蒙应允的祷告和挫败的希望——反怒绝望有怨言,还是虽然忧伤失望,但依然能忍耐前行。以神为中心还是自我为中心
- 检视你最无法控制的情绪——你的逆鳞是什么?这些容易激动我们情绪的人事物往往和偶像有关
拆毁偶像
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思念上面的事”。必要用基督代替假神,爱上帝胜过一切。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
结语
该书告诉我们什么?
-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都是偶像崇拜者
- 任何取代上帝的人事物都会给人们带来深重的苦难
- 按照神的心意去生活
- 定睛在神的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思想那些更接近永恒的事物
认识偶像——认清自身偶像——对付偶像——新生命
通过这样不断循环,扩张我们的境界,使我们在基督里得自由,不被偶像辖制捆绑。
网友评论